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南京模式能解经济适用房难题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06:57 人民网-华东新闻

  经适房三大疑问

  一问:取消还是继续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有政协委员提议“停止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此提案一出,立即引发一场讨论。这名政协委员的观点是“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
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但现在已经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违背了该政策的初衷,又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

  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闵一峰认为,经济适用房政策作为住房保障内容之一,有存在的必要。他说,从南京来看,经济适用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房地产市场的及时雨,是改善住房的必须手段。

  闵一峰还认为,经济适用房对整个房市发展有调节作用。他说,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占整个房市的供应量20%到25%,对房市的稳定作用最有效果。从2004年南京的房市来看,南京上市的房屋面积为8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为159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房的供应量为15万平方米,两种类型的房屋供应量约占整个市场供应量的20%,对南京市去年房价的稳定起到了较好的调控作用。

  不能因为某些地方在推行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而否定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合理性。他认为,只要加强对建设、管理、销售、运作进行完善,就可以保证这项政策坚持下去。

  二问:补人头还是补砖头

  有专家认为,解决困难人群的住房手段很多,比如对困难人群实行货币化补贴,补到人头。专家还认为,这样的手段对于政府来说,运行的成本会更低。

  闵一峰说,江苏南通市曾经实行过补人头的政策,实践也比较成功。相对于经济适用房,补到人头的好处是需要房子的困难群体,可以按自己需要购买房子。但是,补人头政策最终难以走下去,因为我国的房市发展得太快。在南京,现在经济适用房房价2000元/平方米,不到普通商品房价格的一半。政府如果实行货币化补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而对买房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能真正购买到符合需要的商品房。因此,实行经济适用房政策,把对困难群体的帮助补贴到砖头,更容易操作。

  三问:经适房还是廉租房

  有专家认为,建造经济适用房成本大,不如给困难家庭提供廉租房,因此,建房不如租房。

  闵一峰反问,如果不建价格低廉的经济适用房,政府如何向困难人群提供用于廉租的房子?如果政府建造大量房子用于出租,依靠低廉的租金,政府何时才能把成本收回?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收回,那么政府如何建造更多的房子用于出租呢?因此,在建造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可以把部分房子向最低收入家庭出租,但整个住房保障体系中,经济适用房要占主要地位。

  兴贤佳园,天黑即成“睡城”

  探访南京经济适用房小区

  □本报记者 王伟健

  剥豆子的两位妇女,因经济适用房而成比邻

  从南京市最繁华的市中心新街口驱车向东北方向走,就可以到达兴贤佳园。

  兴贤佳园位于南京市郊,地处栖霞区兴卫村,距离市中心大概15公里。刚刚下过雨,一路上坑坑洼洼,汽车开过,溅起一片泥浆。7月8日上午,记者在出租车司机引领下,来到这个南京市最早建成的经济适用房小区。

  兴贤佳园门口停满了118路公交车,接运要去市区办事的居民。大门左侧,是一个规模不大的苏果超市,二楼墙体上,铜字做成的“兴贤佳园”看起来还比较新。大门右侧是传达室,站着维持小区治安的门卫。走进大门,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幼儿园,在居民楼的中央,是一个供居民们休憩的不大的空地,几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跳着绳。近处,两个居民坐在一条板凳上,边聊天边剥着手里的豆子。

  如果不是都选择了经济适用房,这两位居民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住到一个小区。

  马秀莲搬来之前,住在南京市区曙光街一所学校的房子里。“我家属于无房户,工作的企业给我家3口人安排了一处学校的房子,每个月付房租40元。”马秀莲谈起往事,恍若昨日。后来,夫妻两人下岗,无力改善住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马秀莲夫妇急上心头。

  一筹莫展之际,马秀莲接到原先企业的一个电话。就是这个电话,让马秀莲住到了兴贤佳园。原先她的住处没有电话机,电话打到马秀莲父母家,说她家按政策可申购政府推出的首批经济适用房。马秀莲得知后去街道申请时,已是申请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经过严格的审核、公示,马秀莲一家愉快地搬进兴贤佳园。新家不大,甚至有些局促。推开马家的门,迎面是厨房,一条窄窄的过道连接着小卧室、厨房、小厅和大卧室。门的右侧,是一间大约六七平方米的房间,是22岁的儿子的卧室,里面只容一张小小的单人床。进门左转是个小厅,也在六七平方米左右,一套沙发和一个电视机就塞满了。再进去,则是大卧室,大约有15平方米,带一个阳台。马秀莲当初选择了55.78平方米的房型,单价为每平方米1500元,花了近8.4万元。这对现在南京市动辄每平方米5000元以上的房价来说,显得相当合算。

  “当初没钱,只能买小房子,现在看,拥挤了点。”她后悔买了个小户型,22岁的儿子过几年要成家了。但面对日益高涨的房价,马秀莲既欣慰又无奈。

  交通渐渐改善,火车声已成“催眠曲”

  常美珍以前住在南京市最繁华的新街口,全家5口人挤在30多平方米的小屋。2002年,她所在区域拆迁。常家的房子获得19万元拆迁费。他们在报纸上看到有经济适用房,“才1500元平方米,比其他地方的房子便宜多了”。

  于是,常家第一个到街道居委会申购经济适用房。经过审核、公示等程序后,常美珍拿出12万元,购买了兴贤佳园面积最大的一套76平方米的房子。

  2003年元旦,常美珍和老伴搬进新房,作为首批住进兴贤佳园的经济适用房住户,常美珍和老伴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但小区有些偏远,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离市中心约15公里,没通公交车。“走上半个小时,才能到最近的公交车站。”因此,住上宽敞的新房,常美珍并不舒坦。当时她曾气呼呼地对媒体记者说:“交通太不方便,大概半个月左右才能到市区去看看小孙子。”

  心情不好还来自靠近小区旁边的铁路。列车隆隆的声音,让常美珍难以入睡。刚入住的第一个月的晚上,常美珍总是要站在窗口数火车,“我计算过了,每过5分钟,就会有一列火车经过。”

  两年半过去了,常美珍深深喜欢上这个小区,虽然火车依旧轰隆隆开过,但已经成了她的催眠曲。她甚至开玩笑地说,如果没有声音,倒睡不着了。同时,交通也在改善,已经有4条公交车线路通向小区,118路公交车的起点站就在小区门口,“一出门就可以上车,到新街口方便多了”。现在,常美珍两三天就要回到市区去看望孙子。

  居民发愁:附近没有学校、医院和娱乐设施

  经济适用房小区确实改善了马秀莲和常美珍的居住条件,但依然有一些问题困扰着她们。

  “主要是配套不完善。”常美珍说。在兴贤佳园,幼儿园是今年才建的,而小学至今没有建设,附近也没有医院及娱乐设施,一到晚上,这里几乎成为一座“睡城”。

  在另一处经济适用房小区景明佳园,虽然前不久刚刚建成一所小学校,但对于张玉梅来说,仍在为孩子上学发愁。附近没有中学,为解决孩子的就学问题,她不得不把孩子户口放在父母的住处。

  而在兴贤佳园,也有居民因为就学和就业问题而无法搬过来。常美珍说,小区有户居民因为附近没地方上学而不得不到市区租房。当初买下的经济适用房如今用来出租,违背了政府盖经济适用房用于解决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的目的。

  把经济适用房用来出租者并不在少数。据马秀莲和常美珍介绍,她们住的楼里就有两三户把房子租了出去。她们猜测,很多买到经济适用房的人,也许并不是穷人,而是钻了政策空子。她们说,晚上,各种各样小汽车像倦鸟归巢一般停满了小区,虽然没有奔驰、宝马,但有些轿车看起来也要10多万元。

  她们也不满意物业。马秀莲指着小区堆满垃圾的垃圾桶说:“你看看,这些垃圾都放了几天,发臭了,还没拉走。”由于物业公司和存放垃圾的村存在价格分歧,致使垃圾无法运走。小区治安也难以令居民满意。一块告示牌上写着:6月份共发生5起案件,刑事案件2件,治安案件3件。“盗窃的事情经常发生。”常美珍说。

  物业公司抱怨:居民素质“极低”,物管费也难收上来

  但物业公司对居民也怨言颇多。

  在另外一处经济适用房小区景明佳园,物业管理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每个月每平方米只收0.15元的物业管理费,但仍有一些居民不按时付费。同时,一些居民的素质也被物业管理人员称为“极低”,一位保安说:“在小区道路上从事商品买卖,保安有权制止,但一些摆摊居民不仅不服从管理,甚至还殴打保安。”

  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闵一峰也看到了这些问题。他列举了经济适用房运行后存在问题:

  市政配套负担过重。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建设地点通常离主城区较远,市政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完善小区水、电、气、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需大量资金投入,还要承担市政项目如中小学、周边道路、桥梁等建设的任务。

  实施物管艰难。目前均按最低标准收取物业管理费用,如兴贤佳园、景明佳园按每平方米0.15元的标准收费,由于费用不足,物业管理正常维持较困难。

  售后管理困难。经济适用住房主要居住人群是低收入及拆迁困难户等,普遍文化程度及经济层次不高,集中居住,势必增加管理难度,如就业、治安、医疗、低保等问题突出。且因离城区较远,居民生活、出行等均感不便,公交线路及站点的设置、医疗卫生及教育配套设施等问题亟待解决。

  监管有待强化。实行建管分开、市场化运作后,如何对经济适用住房工程建设实施有效的监管,其定位如何,尚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解读“南京模式”

  与南京市房管局副局长闵一峰谈经济适用房

  “南京在经济适用房综合管理手段方面处在全国领先的地位,有着自己的特点。”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副局长闵一峰这样介绍南京的经济适用房情况,他甚至把此称为经济适用房“南京模式”。

  经济适用房仍在不断开工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南京市的住房保障。

  闵一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先后经历了建设解困房、安居房、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等阶段,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货币补贴构成南京市住房保障的基本内容。

  2002年,南京市开始大规模建设经济适用住房,重点为城市建设中国有、集体土地上被拆迁居民以及城镇“双困”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目前,南京市经济适用房在建项目共有9大片区,规划用地面积6157亩,总建筑面积397余万平方米,可建住宅4.6万多套。至去年底,投资已达38.8亿元,9大经济适用住房片区已累计竣工近260万平方米,总共将近3万套。

  2005年,南京市加大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建设规模由原定的120万平方米扩大到125万平方米,以求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同时规划经济适用住房新项目11个,按照年初的计划,今年南京经济适用房计划开工200多万平方米,其中老项目56万多平方米,新项目约150万平方米,其中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一个项目即将动工,另一个项目用地已经省厅审批,其余6个项目正在办理用地、规划等前期手续。

  申购体制严格,拒绝了十多例不符条件的申购者

  记者:很多媒体报道某地经济适用房购买的人群中,有很多是有钱人。如何来审核控制申购者,不让国有资产流失,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南京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闵一峰:一些城市的经济适用房之所以走样,就是在审核中出现偏差。比如北京,由于申购条件比较宽泛,只要是中等收入以下者都可以申购,这导致门槛过低,申购人群数量大,不容易审核控制。

  南京市把市民家庭分成4大类:最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南京市针对不同家庭,推出不同的解决住宅的方法,对于低收入家庭,则提供经济适用房供其选购。同时,拆迁困难户、集体土地拆迁户也可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

  对经济适用房实行统一供应,申购工作公开透明。申购户到所在街道提出购买申请,区和市利用信息系统检查申购家庭住房情况和经济情况,然后通过两次公示,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监察、公证部门、购房代表及新闻单位共同进行监督,保证申购者完全符合条件。

  由于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我们不能保证这里没有一点漏洞,但这一套严格的申购体制,基本可以保证经济适用房能够到最需要的家庭中。到目前,已经有10多例不符合申购条件的家庭被拒绝,但未查到一名不符合条件的经济适用房拥有者。

  建管分开,只在建设中采用市场化手段,前期和销售环节均由政府控制

  记者:一些城市在建设管理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实行市场化运作,这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使政府无法控制销售过程,导致出现很多问题。南京在推进经济适用房的市场化进程中,能避免市场化带来的这些问题吗?

  闵一峰:这不是市场化自身的问题,而是如何利用市场化的问题。

  南京市在经济适用房的运行中,实行建管分开,只在建设过程中,采用市场化手段。采用市场化手段,可以尽可能地降低建设成本。而在其他方面,由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售价,并将全市经济适用房的土地供应、建设计划、分配供应等工作全部纳入管理范围,避免市场化因缺乏监控而带来的种种问题。

  建设环节市场化,前期和销售环节控制在政府手里,保证经济适用房能够严格供应到困难家庭。

  南京市场,有人出售经济适用房?

  记者:有媒体报道,在南京的二手房市场上,有人在出售经济适用房。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闵一峰:南京规定,经济适用房5年内不得上市;业主不符合条件了,市政部门有权优先回购;5年后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政府按一定比例收取上市收益,具体比例根据5年后的房市情况而定。

  在南京二手房市场上或许有经济适用房在交易,那这个交易肯定是私下的,不受法律保护的。而且一旦查实,相关部门将回购该套经济适用房。

  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不足

  记者:“南京模式”在运行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吗?

  闵一峰:最大的问题是资金。经济适用房享受各种政策,比如土地统一划拨,相关规费减免,但由于建设规模大,需要的资金多,资金不足是个问题。7月6日,南京市召开会议,研究设立南京市城市住房保障发展基金,解决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资金供应问题。

  土地过多,拆迁补偿费用加大,建设成本上升,是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之一。据介绍,南京市经济适用房的道路、河道、绿化带等的退让占征用土地的比例过大,如景明佳园项目土地利用率不到64%,银龙花园、百水芊城项目土地利用率仅61%、55%。

  同时,售后管理、物业管理、配套设施建设等等,也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

  长三角经济适用房扫描

  上海:20多万居民将受益

  今年全市将新开工配套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普通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争取实现可预售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占供应总量的65%,将有20多万户居民得益。

  上海市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资料称,截至6月底,上海两个“1000万”项目,目前已落实可开工的配套商品房面积1390万平方米,已有600多万平方米开工;中低价普通商品房落实项目958万平方米。

  南京:80%是拆迁户

  截至2004年底,南京建成经济适用房面积达257.9万平方米,13个经济适用房片区,用地总面积1.4万亩。按每户60平方米面积计算,南京已有4.4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上经济适用房。目前建成的经适房中,80%是拆迁户,其余为低保户、残疾人士等。

  杭州:有望解决7000户

  杭州经济适用房新政策2004年9月施行,对经济适用住房的性质、准入制度、建筑面积、住房价格、上市交易等诸方面,作了规定。今年杭州计划完成销售、预登记经济适用房5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有望解决7000户。

  宁波:两年后做到“房等人”

  2003年1月首批经济适用房建成,5月18日开始接受申购。在3年内,宁波中心城区每年将新建设100万平方米(含人才公寓)经济适用房,这将使经济适用房在同期住房供应量中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31%提高到40%。到2007年基本做到“房等人”。

  无锡:优先安置拆迁户

  2002年至今无锡经济适用房共开工面积158万平方米,竣工交付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今年将全面启动建设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地块。无锡经济适用房目前优先安置城市拆迁户,供应对象均为城市拆迁家庭。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