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宋平
《财经时报》:在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是生产剧本的公司。您把它定位为“剧本工厂”,是不是有意突出它的商业地位。
秦溱:我们更愿意把剧本看成是生产,而不仅仅是创作。电视剧以收视率吸引广告,
其实电视剧的市场不仅仅是广告,导演、演员都是它的市场,而这个资源就是剧本。所以从产业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项目,剧本则是项目成立的根基,我们其实就是项目公司。从心态上看,剧本创作是艺术,从商业角度看,这就是一个大作坊。
《财经时报》:这种公司化操作的运作流程是怎样的?
秦溱:把剧本元素进行分解,形成流水线作业。总体上来说,前期是策划创意阶段,要有一个好的创意设计,而后期就是体力活了,例如600场戏其实就是600个小故事,大家分工协作,每个人负责几场戏。
《财经时报》:可是有一些编剧认为写剧本是个人创作、个人风格的体现,不能由群体共同来实现。
秦溱:那要看什么剧本。像刘恒老师写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不能以这样的运作来完成,这是由刘恒老师深厚的生活基础、独特的语言风格形成的。但这样的本子只是极少数,大多数剧本是可以集体创作的。国外都是这样运作的,剧本实施阶段是人海战术,每人写一段。当然前期创意阶段不必用人海来实现,就像房地产公司,设计师设计了整体构架,至于户型具体如何,如何装修,就由其他人来完成了。
《财经时报》:那为什么国内编剧行业却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呢?
秦溱:因为人们只把编剧当作一种艺术行为,太强调艺术了,编剧行业现行的规则没有人愿意去破坏它。但不破就不能有发展。而且短期内这样的利润是比较低的,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那些名编剧其实都有自己的一个编剧班子,这种小作坊式的运作,短期内比公司化运作赚的钱要多。
编剧声音
邹静之: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影视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优秀剧本匮乏,导致电影形式大于内容,电视剧注水现象严重。但这也和编剧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有关。
就编剧自身而言,一些年轻编剧太浮躁,静不下心来琢磨好的东西。但我认为现在这个现象已经开始有很大的好转,因为很多优秀的作家加入到编剧的行业中来。
我们应该当仁不让地占领影视这个阵地,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就是因为阿巴斯的电影才知道伊朗,也是因为这些年的韩国电影才了解韩国。中国的电视剧是在世界华人地区最有影响的艺术形式,韩国有中国电视剧频道,甚至比漫画、电影的势头都强劲。影视是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播途径,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途径。而现在国内的电视剧能够在亚洲与其他国家的电视剧相抗衡,正因为有很多作家加入到这个队伍里。
海岩:编剧产业化是一种趋势
每年电视剧市场出来的是1、2万部集的电视剧,而好剧本也就10来部。这种状况的造成,一个是由于编剧整体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另一个则是编剧收入太低造成。在中国靠写东西赚钱不太可能,我们圈里有一种说法——上辈子积大德,这辈子做投资商;积小德,做演员;没积德,做导演;缺了德,就做编剧。我觉得自己的作品卖得太便宜了,在国外的畅销书作家,都能上富人排行榜,而国内——我现在只能说是买根冰棍不皱眉头。真正的经济时代,是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
目前编剧公司的出现,在短期内是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编剧行业现状的,但试试总是好的。
周振天:不是任何剧本都能规模化创作
电影的灵魂是导演,是一次性观赏的艺术,而电视剧则是一个长篇,特质是章回性,所以一流的编剧很重要,其他逊色一点都没关系。但给编剧的投资太低,“一集3、4万元,就已经让人吐舌头了。”只有重视编剧的地位,加大编剧的报酬,才能从根本上调动起编剧的热情。“但国内,目前在知识产权的法律界定上还是个空白,与国外的差异很大。”
我不太明白这种公司化的运作方式,但作家协会和电视家协会也已经有了“剧本工作室”这种机构。一个是为编剧维权,一个是对编剧有规范化的管理。编剧产业化应该是一种趋势。(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