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重庆经济适用房建设步履蹒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 16:35 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远征 来源:中国经营报

  6月30日,重庆市规划局宣布,重庆今年经济适用房标准为每户平均建筑面积115平方米以下。今明两年,全市总规划经济适用住房约300万平方米。

  据知情人透露,七部委检查组在6月6日至8日对重庆市的房产市场检查时,对重庆经济
适用房建设很不满意。检查组认为重庆市应该抓紧编制今明两年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规模、项目布局和进度安排,并且要尽快向社会公布。

  这或许意味着逐渐萎缩的重庆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复航

  按照重庆市近日确定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今明两年重庆主城区普通商品住房总建设规模安排约1600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约300万平方米,用地规模约24000亩。这意味着经济适用房接近商品房建设总量的20% ,相对于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记者了解到,2004年全市经济适用房共完成投资10.7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1%。经济适用房在全市房产开发量中的比重从2003年同期的9.2%下降到5.2%。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重庆诸多经济适用房主要是重庆各单位拿出土地来,按照相关政策来进行集资建房。真正能够投入到市场上满足低收入群体需要的经济适用房少得可怜。

  而且就是这些少得可怜进入市场的经济适用房也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去年,重庆翰林景园就成为了媒体的焦点。该小区是一个经济适用房项目,其中一种户型卖价每平方米高达4596元。翰林景园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重庆市建委有关人士也坦承:此前部分地区存在着富裕阶层骗购经济适用房、开发商隐瞒经济适用房性质、以商品房名义高价销售等违规行为。

  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重庆经济适用房开始了匆忙的复航。

  障碍

  在国家七部委的高压之下,重庆经济适用房建设就能够一帆风顺吗?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所所长李勇颇为担心地说:“现在的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量确实不小了,但是现在更需要警惕经济适用房变味!”

  7月5日,本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与位于沙坪坝区小龙坎嘉新花园的经济适用房售楼处取得了联系,该项目将会在8月推出几百套经济适用房。该小区售楼处周先生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在报重庆市物价局批准,大概每平方米要3000元。”面对本报记者的诧异,他说:“经济适用房也是商品房的一种,我们只是在土地出让金上少了210元,所以价格比周边小区要便宜一点。”记者了解到,该小区周边区域的商品房价格只有3000多元,略微比嘉新花园贵几百元钱。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除了经济适用房价格偏高的问题之外,满足中低收入群体购房需求的经济适用房在销售中也很可能走样。某经济适用房项目售楼部小姐给记者出谋划策:“如果你女朋友的单位能够开出低收入证明,能够通过建委的审查,要买到经济适用房还是很容易的。”一位资深房地产人士忧虑地说:“现在个人信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即使是在重庆沙坪坝已经开始试点实行购买人公示的的情况下, 要做点手脚还是很容易的,老百姓很难辨别这些购房人的真实情况。”

  这一点,已经在北京等地得到了应验,许多高收入者顺利地购走了本来就不多的经济适用房。

  鸡肋

  按照重庆市有关部门的规定,经济适用房的利润要控制在3%以内。对于这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开发商根本不可能去做只有3%利润的项目。

  重庆高度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克武表示:“经济适用房对于开发商而言就是一块鸡肋,开发商做项目就是为了赚钱。一般来说,开发商投一亿元就要赚一亿元,而且可能是在自有资金只有3000万元左右银行贷款7000万元的情况下。按照规定来做经济适用房只有3%的利润,有一定实力的开发商是不会进入经济适用房开发的。”

  重庆建工集团一位高层人士则表示:“我们此前也考虑进入经济适用房领域,但是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利润不高,而且搞得不好还要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现在暂时不打算进入经济适用房项目的开发。”

  曾参与某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人士表示:“现在搞经济适用房要么是在成本中做手脚,要么就是最终将经济适用房的性质改变,当成普通商品房来卖。”这位人士说:“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成本是很容易做手脚的,一般来说低收入群体拿到手里的经济适用房价格都是虚胖的。”

  据了解,建安成本是经济适用房的主要成本,开发商通过与建筑企业订立多个合同的形式达到虚报建安成本的目的,同时开发商还将回收的房款和代收配套费记入成本等种种手段来让经济适用房“发胖”。

  李勇颇为担心地说:“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确实很难对经济适用房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政府不如进行更多的廉租房的建设。”他说:“现在重庆搞了8大投资集团,应该让这8大投资集团参与进来,每个公司进行一部分廉租房的建设,从而让低收入群体能够真正得到实惠。”

  而且,对于本次重庆匆匆出台的经济适用房建设计划,一些人士也表示了不满。一位政协委员表示:“本来问题就很多的经济适用房,为什么事前不让市民代表、专家学者、媒体来共同研讨一下呢?”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