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上旬,郑州市制定“商标发展战略”,并悬赏百万元奖励创造“驰名商标”。
来自郑州市工商局的一组数字显示:郑州市有5万余家注册企业,但其中产品注册商标的企业仅5383家,只占全郑州市注册企业总数的10.67%。
以“商城”闻名的郑州,产品注册商标的数量何以与注册企业的数量如此严重失调?
郑州多数企业均不重视商标?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这“标准”就是自己的专属技术,非常值钱。
卖“标准”的同时,更需要卖“品牌”。比如说一条领带,如果它是金利来的,一两千块都有人要,但如果是小作坊生产的,哪怕是同样的质量,可能只需花5块钱,买回来后还觉得与身份不符。这就是品牌价值、商标效应。
“当年,我发明中国第一个速冻汤圆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小小的东西,别人都可能仿造,所以,我在第一时间申请了几项专利,还注册了商标。专利是一种知识产权,商标也是知识产权。”陈泽民说。
陈泽民是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创造了“三全”,就是为了纪念“三中全会”,感谢党的好政策。当年,他注册了“三全”、注册了“凌”和“三全凌”之后,只要是与这几个名称相近的,不管是什么商品种类、什么行业,都尽可能注册了商标。他们不但在中国注册,还在海外注册。
陈泽民认为,不管你的产品大小,一定要有知识产权的意识。
陈泽民的观点是,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这种“标准”就是自己的专属技术,非常值钱。很多人说,不就是生产汤圆吗,能有什么科技含量?殊不知,三全的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家级的食品研发中心,有13个博士、18个硕士,还有许多工程师,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科研队伍。他们就是靠一个个小小的汤圆,滚出了大市场。
陈泽民说,卖“标准”的同时,更需要卖“品牌”。比如说一条领带,如果它是金利来的,一两千块都有人要,但如果是小作坊生产的,哪怕是同样的质量,可能只需花5块钱,买回来后还觉得与身份不符。这就是品牌价值、商标效应。
“三全”是“中国名牌”,也是第一家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的速冻食品企业,已连续投放了10年。“三全凌汤圆”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广告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开始走向世界。现在他们的产品已经打到了美国、加拿大、欧洲、澳洲、东南亚,几乎是到处开花。
这就是三全的“商标战略”,或者说是“品牌战略”。
在郑州市,像三全这样钟情商标、踏踏实实培育商标的企业有多少呢?
数字显示:郑州市累计注册商标1.2万件,商标国际注册8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河南省著名商标30件。郑州市有5万余家注册企业,但其中产品注册商标的企业仅有5383家,只占全市注册企业总数的10.67%;全国现有驰名商标427件,河南省占12件,郑州市只有2件;河南省著名商标157件,郑州市只有30件。
以“商城”闻名的郑州,产品注册商标的数量何以与注册企业的数量如此严重失调?
郑州市工商局商标广告处处长王敬的解释是,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其产品注册商标的意识差,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积极性不高。再者,企业还担心产品能否被市场认可,一般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品有相当知名度后,才会想到去注册商标。
悬赏百万的商标战略
郑州市的商标战略是有重点的,就是突出抓好食品、汽车、铝、烟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重要产业,重点培育三全、思念、金苑、天方、宇通、少林、雪山、芒果等优势品牌。
其实,郑州市政府已经意识到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6月已开始着手制定《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
郑州市的商标战略,关键词就是“名牌”,即集中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名牌行业、名牌基地,带动地方经济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具体目标是,进一步增加注册商标数量,用3~5年时间,使郑州市全市产品注册商标达到1.3万~1.5万件,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和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力争使省级著名商标达到50件以上,全国驰名商标3件以上。
当然,郑州市的商标战略是有重点的,就是突出抓好食品、汽车、铝、烟草、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重要产业,重点培育三全、思念、金苑、天方、宇通、少林、雪山、芒果等优势品牌。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中,还特别关注到了农产品,重点抓新郑的大枣、莲藕,中牟的西瓜、大蒜,荥阳的河阴石榴及无公害蔬菜和水产品、肉品等,通过产业经营、规模经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经济视点报》记者注意到,在《郑州市商标战略发展纲要》中,还有一个“奖励条款”,对被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和河南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重奖,前者奖励金额预计至少100万元。
其实,“重奖”也并非郑州独创。
早在2002年,长沙市委、市政府为表彰“白沙”、“梦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就分别奖励白沙集团长沙卷烟厂和湖南梦洁家纺有限公司100万元。
2003年,深圳市政府决定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市政府均一次性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并在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
紧接着,福州、中山等城市也纷纷出台政策,对创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2005年4月,青岛市将“重奖”推向高潮,该市对获得2004年度中国名牌或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各奖励100万元;获山东省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各奖励20万元;获青岛市名牌产品、青岛市著名商标的企业各奖励10万元。共有160多家企业受到重奖,奖金总额达4300万元。
各地的“重奖”激励政策,也确实推出了一批“驰名商标”。
不过,郑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济界人士认为,政府重奖“驰名商标”,其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角色错位”的一种体现,政府管了应该由市场决定、而且市场能够决定的事情,也就是管了不该管、不必管的事情,依然没能摆脱计划经济的旧思维。其实,在鼓励本地企业“争名创优”方面,政府所要做的只是优化市场环境,鼓励公平竞争,为“驰名商标”脱颖而出创造更好的条件。
副市长批评“商标意识缺位”
许多企业是在商品进入市场被消费者认识后才申请注册商标,结果不是被他人抢注就是因同他人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而被驳回。有的企业一年招待费就高达几万、几十万元,却不愿拿少许的钱去注册一个商标。
郑州市政府其实一直在为“驰名商标”脱颖而出优化环境。
6月3日,郑州市举行了商标战略研讨会,来自国家、省、市的有关官员、专家,就郑州市的商标战略见仁见智。
郑州市工商局局长赵中祥给商标的定位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开发、经营好商标,是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驰名商标的多少,反映了该国家和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和经济实力的强弱。
知名企业郑州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河南金星啤酒集团董事长张铁山等分别介绍了本企业如何运用商标品牌战略,一点一滴地建立商标信誉,一步一步地做强做大,先立足郑州,后占领河南,然后走向了全国的经验。他们一致认为,没有企业昨天实施正确的商标战略,就没有企业今天取得的辉煌业绩。
但在郑州,像三全、金星那样一直致力于商标培育和品牌打造的企业为数还太少。
“郑州市一些企业的商标意识还很淡薄,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商标对于企业成败关系的意识。”郑州市副市长龚立群说,“许多企业是在商品进入市场被消费者认识后才申请注册商标的,结果不是被他人抢注就是因同他人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近似而被驳回。有的企业一年招待费就高达几万、几十万元,却不愿拿少许的钱去注册一个商标等。”
河南省商品学会秘书长、河南财经学院教授苟自钧认为,一些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是迅速的,有的企业市场化条件和环境虽然具备了,但经营者的意识跟不上,还保留着计划经济的老观念。品牌、商标和市场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国有企业,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很多企业虽是市场经济形成后建成的,但保护知识产权的思想以及经营水平还达不到一定的高度,他们只追求眼前的生产和销售,缺乏长远的战略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还没有意识到商标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主要内容。
一批名商标可成就一座名城
郑州,正在建设郑东新区,要把郑州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因此,更应该名牌荟萃。将来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商标会很多,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商标层次也会越来越分明。政府重奖驰名商标是鼓励大家实实在在地创名牌,培育名商标,打出郑州市的城市品牌。
“作为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肯定要有商标,比如生产裤子的服装厂,其产品总不能叫‘裤子牌’吧。”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进才说。
郑州市的5万多家企业,可能涵盖方方面面,对商标标志的需要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修理店,如果只是为了糊口,要商标就没什么用处,但郑州市有个“大学生李培栋修鞋店”,就注册了“李培栋”商标打出了名声和特色。有的企业,做的是低端产品,成长阶段又非常短,产品甚至处于不稳定阶段,今天生产饼干,明天又可能生产方便面,也无法注册商标。但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大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就非常需要有自己的商标,这是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保护,比如宇通等。
张进才说,作为郑州,正在建设郑东新区,要把郑州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因此,更应该名牌荟萃。将来能够得到市场认可的商标会很多,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商标层次也会越来越分明。政府重奖驰名商标,是鼓励大家实实在在地创名牌,培育著名商标,打出郑州的城市品牌。比如青岛,有海尔、双星等十几个驰名商标,因此,青岛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都得到了提升。
张进才提醒,企业的商标与企业的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培育商标,其实就是打造有竞争力的企业,因此,商标一定要有品牌产品支撑,否则就会产生商标泡沫。
“注册商标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地区注册商标数量的多少,反映这个地方市场竞争意识的强弱,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商标的注册和保护。”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与张进才的观点非常近似。
谷建全认为,商标是一个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知名品牌的重要手段。郑州作为省会城市,目前商标注册率低,反映时下郑州市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滞后。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保护知识产权,就要重视注册商标或者申请专利。
如果一个城市有一定量的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这个城市的知名度自然就会提高。但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是非常不容易的。
郑州市工商局商标广告处处长王敬说,只有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有权注册商标,但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认定是有层次的。驰名商标由国家工商总局或者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认定;著名商标,原来河南省工商局出台过一个规定,但没有报省人大常委会,程序没有走完;关于知名商标,《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就可以认定,郑州市当然也可以认定,但郑州市还没有开展这项工作,去年《行政许可法》实施后,专家认为应纳入行政审批范围,还要报政府和人大常委会通过。不过,一个地方认定的“知名商标”,含金量较小。
仅有“商标”是不够的
为更好地实施郑州市商标发展战略,郑州市政府将成立商标战略指导委员会,郑州市所属各县、市、区都要成立相应机构,对本辖区的重点行业和重点商品,实行定点跟踪,专人负责。
专家们一致的观点是:仅有商标是不够的,还要去包装,去打造,去培育。
“金星”是金星啤酒的商标,但同时又是知名品牌,它之所以知名,就是因为金星借鉴了美国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实施产品质量“零缺陷”管理:全厂建立8道关口、25道防线和50多个质量控制点,每道工序都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负责,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从最初挑选上好的全天然原料开始,到最后由工程师、专家小组和总经理亲自进行的啤酒品味测试,共有200多道精密保质的工序。金星啤酒在扩大规模时,棋高一着,采用了“独资建厂,自我复制,小步快跑”的战略。每个分公司几乎是互相“克隆”的产品:统一的外观设计,统一的原材料购进,统一的工艺,统一的质量控制体系,总部统一选派管理及技术人员,等等。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每个分公司的产品都是优质的。
“比如海尔,无论是质量还是服务,都叫人放心。因此,海尔才驰名中外。”河南省商品学会秘书长、河南财经学院教授苟自钧举例说。
苟自钧说,其实,企业或个人注册一个商标不是难事,但培育一个商标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培育名商标,打铁先要自身硬,不仅要有一流的质量和服务,还要从资金、技术、人才、理念等方面进行组合包装。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任何宣传和行政命令都是徒劳的。
苟自钧还认为,目前,郑州市的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少是正常的,因为这几年,郑州市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经济总量上去了,但一些名企的产品“美誉度”和对商标的保护意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在几年之后,郑州的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依然很少,就不正常了。应当说,今天人们的品牌意识并不是一点也没有,主要缺的是对于品牌的深层认识。
河南省商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进才的观点是,培育商标不是一个文件或一个研讨会就能解决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的聚合,是良性互动。相信郑州将来会有大的商标群产生,前提是郑州要有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出现。
《经济视点报》记者从郑州市工商局了解到,郑州市目前正在借鉴外地经验,确定一批企业和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对引进以国际、国内知名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价并注册登记为股权的,按外来投资入股无形资产计算招商引资任务,并对引荐人给予奖励,对积极注册个人商标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市政府将协调经贸委、国资委和工商、技术监督、知识产权等部门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碰头会,对全市实施商标战略进行统筹协调,帮助解决企业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郑州市的这些举措,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谷建全的评价是:“这是政府有所作为的表现。”
【链接】
中国商标境外遭遇“盗抢”
据国家工商总局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其中超过80个商标在印度尼西亚被抢注,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科龙在新加坡等相继遭遇了商标被抢注的命运。每年商标国外抢注案件超过100起,涉及化妆品、饮料、家电、服装、文化等多个行业。
目前,中国商标已进入国外抢注的高峰期,驰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原产地保护产品名称是抢注的热门,如冠生园、英雄、飞鸽、新科、康佳、德赛、上广电、步步高、六必居、同仁堂、大宝、五粮液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连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型跨国公司也加入了抢注的行列,仅德国西门子公司,近年来就先后抢注了青岛海信、厦门东林、上海德士、中轻青岛分公司、上海奥利玮、广州惠之星、佛山电器照明等7家企业的注册商标。
我国商标在国外屡屡遭到抢注,集中反映出我国企业商标保护法律意识的淡薄。其实我国早已加入国际商标注册马德里协定和马德里议定书,利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企业不用走出国门就可以进行国际注册,从而得到有关缔约国的保护。目前加入马德里协定和议定书的国家有76个,包括美国和欧盟,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然而发人深省的是,2004年,外国申请人通过马德里体系在中国注册商标的数量有1万多件;而国内申请人通过这一体系在国外注册的商标只有几百件。中国企业国际商标注册观念之落后可见一斑。
抢注商标的目的无外乎两种:第一,阻碍被抢注商标的企业的产品进入某个市场。根据商标保护地域性的规定,商标一旦抢注成功,被抢注商标的企业就不得在该国或该区域内使用此商标,若违反则构成侵权。因此,不论被抢注商标的企业放弃原商标另创品牌,或是高价回购,抑或是通过法律途径撤销被抢注的商标,都将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延缓其产品占据市场的时间,降低市场份额。而抢注商标的企业则有效地排斥和削弱了竞争对手。第二,单纯牟利。通过商标抢注,一些个人和公司或索要巨额商标转让费,或进行商标倒卖,或以“侵权”之名起诉以讹取赔偿。可见,进行商标抢注,将他人的商标据为己有,其本质就是争夺市场,非法牟利。(据《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