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自主品牌:海外拓展亟须中国功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 14:29 经济参考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张泰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而言,要以自有品牌进军海外市场,尤其是当国际游戏规则和市场蛋糕已定的情况下,注定要面临许多困难。而仅仅拥有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并不能支撑一个优秀的国际化品牌的创建,中国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现实应该催促我们所有的企业,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创立更高附加值的自主品牌。只有
这样,才能居安思危。

  矛盾背后

  2005年5月30日,戴尔公司在美国的一名销售人员在与客户的邮件往来中,用“联想是中国政府旗下的公司,购买联想的产品将意味着给中国政府做贡献”的措辞,恶意地引导客户不采购新联想的产品。此信被中国一家媒体翻译过来,全文刊登在报纸上,由此引发了戴尔与联想之间的“邮件门”事件。

  事实上,当去年联想宣布收购IBM的PC业务后,意味着联想的PC规模不仅一跃成为了业界的第三,而且将直接进军美国本土市场。联想的主要海外竞争对手,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在联想立足未稳之际抢夺原IBM的客户。在戴尔的“邮件门”事件之前,惠普在中国台湾地区同样喊出了对联想的歧视性口号。这类事件立刻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

  事实上,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企业而言,要以自有品牌进军海外市场,尤其是当国际游戏规则和市场蛋糕已定的情况下,注定要面临许多困难。联想的例子仅仅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2003年年初,位于中国深圳的华为公司,在美国受到思科公司的知识产权诉讼。官司经过一年半的审理和调解,最后以“思科公司承认华为没有侵犯其知识产权,但华为的产品只能贴上3COM的品牌在美国销售”结束。同样,2004年,位于青岛的海信公司在一次偶然的海外推广活动中得知,自己“HiSense”的英文商标已经被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恶意抢注。此后又发现东林电子、上海德士、中轻青岛分公司、上海奥利玮、广州惠之星、佛山电器照明等企业的商标也先后被抢注,其幕后操盘手竟然都是西门子一家。

  专家指出,上述事件在中国企业纷纷走向海外的大背景下,绝非偶然,中国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来加以应对。

  然而,中国企业在海外遭受种种不公正对待的时候,我们在国内却听到了另一个不同的声音,即:中国企业没有品牌价值!

  一方面对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百般阻挠,另一方面则认为中国品牌没有价值。在这貌似矛盾的两种企业行为背后,其实很难掩盖一个事实,也就是,中国企业的日益强大。

  国家战略竞争

  2004年年初,有关媒体透出消息,国家主管部门将对WLAN实施强制性安全标准,此标准会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API标准。立刻,以业界巨头英特尔为首的Wi-Fi联盟以及美国信息产业机构,为了保护旗下企业不受到中国实施WAPI带来利益受损,不仅在媒体上大举造势,贬低中国WAPI标准在技术上的落后,甚至还鼓动美国政府官员以个人名义向中国相关部门写信的方式,来企图达到阻止中国WAPI标准强制性实施的目的。这就是著名的“WAPI事件”。

  WAPI之争,表面看是围绕WLAN产业链主导权展开的各方企业利益主体的商业博弈,但是,其引发的更深层次影响,则是中国的国家竞争战略与国外大企业“无处不在”战略之间的博弈,本质上是一种国家之间的战略性竞争。

  由于历史原因,在传统的IT产业中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的技术标准,主要是遵循国际上一些巨头企业已有的事实标准。以往以“市场换技术”的IT产业发展策略,虽然客观上使我国在全球IT产业链中制造优势得到了树立,但在核心技术或者标准领域里并没有实质性突破。

  为了更好地推行国家自有技术标准和自主知识产权,科技部立项的“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已经启动,信息产业部对此也有专门的立项以及对企业的奖励。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一场涉及EVD、数字电视、IPV6、互联互通、通用CPU、3G等多个技术领域的“中国标准运动和知识产权运动”正在进行。有关主管部门希望以标准为基础,以形成国内产业联盟的方式,鼓励中国企业借助产业升级的机会,来追赶国际主流技术。

  今天,中国已经加入WTO,而且越来越深入地融为全球经济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扛起民族工业的大旗”、“自觉使用国货”等提法往往被人们误读为口号式教条。但是,一旦走出国门,当我们看到纽约曼哈顿广场上中国海尔的大型广告牌时,仍会感到非常的亲切和自豪。而海尔以自有品牌打入美国,其背后的艰辛无人可以想像。

  多年以前,美国主流商业媒体曾断言,由于语言文化等原因,亚洲地区(除日本以外)很难诞生真正全球意义的消费类品牌。因为世界的价值观中心在美国,只有美国才会有可口可乐、麦当劳这种代表全球主流价值观的品牌。但是,韩国三星的出现,宣告这一观点纯属无稽之谈。而当人们总结三星品牌成功的时候,在沉浸于三星的工业设计、渠道攻略以外,很少有人意识到,韩国人坚持使用“国货”的大背景。现在,非常多的中国企业在学习三星成功的经验,而作为有关主管部门,是否应该坐下来,细细研究一下如何为中国企业自主品牌提供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必须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近几年,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它们或登上了《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或在某个产业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如集装箱、微波炉、打火机等,或者正以自主品牌的方式在努力向世界市场进军。

  对于那些渴望走向海外的中国企业来说,品牌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和更长远的战略性眼光。如果没有品牌,取得的市场份额可能只是一时的。而对于自主品牌的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之前,那些具有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在完成了全球性布局之后,则会用专利、法律、联盟等各种手段在后起企业面前编织起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知识产权“铁幕”,这道“铁幕”曾屡屡让雄心勃勃的后来者碰壁而归,无从寻找到突破点和出口。

  显然,仅仅拥有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并不能支撑一个优秀的国际化品牌的创建。而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中国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品牌的根基。据称,在TCL收购法国汤姆逊、与阿尔卡特合资,以及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两大跨国并购案中,有关专利的使用授权、知识产权的转移谈判往往是其中最艰难、最关键的核心部分。不久前,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则特别强调明基由此可以取得一部分3G手机的核心技术。而专家指出,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的困难,除了资金、渠道等以外,最有可能和最应做好充分准备的是,以知识产权为名的海外阻击战。在这一点上,华为已经有先例,而且将来会屡见不鲜。

  由此,我们不禁要追问,面对知识产权症结,中国企业是否已经准备好了?以往,以联想为代表的“贸、工、技”模式给人的印象是,中国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只会卖产品,而这个产品往往只能是通用的、标准化的产品。因为没有核心知识产权,一旦遇到产品升级换代或者依靠技术实现差异化的时候,就容易被动挨打。

  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且在多年前就开始准备。深圳的华为公司,对于通信领域的最先进技术,采取的是全面跟进、不惜花重金研发的战略。而已在海外上市的TCL,则采取一种速成法来积累核心技术,大量地通过海外收购达到目的。另外,有高校背景的方正公司则是在成立第一天起,就坚持原创技术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方正与联想不同,走的是一条“技、工、贸”的道路。这条道路一开始就决定了,当联想大红大紫的时候,方正则是不愠不火。因此长期以来,在PC的国内市场份额方面,联想经常是老大哥,而方正则躲在一旁紧随其后。同样,很少有人注意到,方正自主开发的电子排版系统不仅做到了国内垄断地位,而且很早就以“技术出口”的方式在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占有相当的市场地位。

  事实上,在中国企业丛林中诞生出一个或者多个国际化、全球性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至于这些国际化的品牌企业,到底首先会是华为、联想、方正或者TCL,以及他们之间走向国际化中的路径到底有何不同,则要靠未来的实践来书写。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谈判中,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一直强调,中国是在靠成千上万的袜子和衬衣来换取欧洲的“空中客车”。即便是这样,我们的企业还一样要遭受“特保”等不公正待遇。这一现实应该催促我们所有的企业,尽快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创立更高附加值的自主品牌。只有这样,才能居安思危。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