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手培育的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下风雨飘摇时,上海政府最初的声色俱厉渐渐变成不忍之心,现在准备出手让市场达到“平衡”。
银行房贷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交易大幅萎缩,中介机构关门裁员,政策的效应在一个月中逐渐显现,一边是中央“十二道金牌”的急令,一边是楼市各个环节的求救书,似乎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出现了失衡状态,而上海市政府和房产商们都显得措手不及。
遏制投资性炒房和控制投资性购房的目的现已基本达到,而房地商们死守价格,让交易量一路下飚,原来那些抱着被子去排队的老百姓现在俨然成了最有耐心的人,房产商和持币者博弈中寻找着心理价位的平衡点,尽管谁也不知道它的底线到底是多少。
当市场刚陷入僵持阶段,上海市政府就坐不住了,中小房地产的资金链危机、交易量下跌造成的税收锐减,使政府开始对宏观调控的预期值产生了怀疑:在如此低迷的市场下,究竟房地产商能撑多久。
在政府“先企业之忧而忧”的补救措施到来的时刻,新盘仍在不断上市,企业已经在着手放宽中小企业融资;交易量下跌,政府准备恢复转按揭并为某些房源提供担保。似乎房市的调节真是“成也政府,败也政府”。楼市还无崩溃之相,政府却已有抬市之举。
从中可看出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局”的威力,宏观调控必会带来房价的微震,泡沫挤出以后房价必会下跌,市场的自发调节会恢复楼市的平衡,而政府的新一轮调节应等到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应时而出,现在只是初期僵持阶段就迫不及待考虑“稳市”,有拔苗助长之嫌。
任何政策出台以后都有消化过程,循序渐进才是最从容不迫的发展方式,楼市也必须遵循自己的市场周期和顺序。
(彭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