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出价每股高对手14% 联手私募基金志在必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2日 17:18 《财经时报》 | |||||||||
比竞购方每股高出14%的出价,表明海尔集团志在必得的意图 □本报记者 王旗 从1998年开始,海尔集团坚持海外直接设厂的国际化战略,然而直到目前,海尔的主要家电产品在美国还是贴牌销售。海尔集团联络私募基金竞购的做法,表达了其拿下美泰克
海尔集团到底享有多少银行贷款,这个问题恐怕除了张瑞敏等几位高管,谁也无法计说清楚。作为一家集体企业,海尔集团却和大型国企一样享受着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在融资途径方面的大力支持。而在最近对美国家电企业美泰克的竞购中,海尔集团却并未只依靠强大的政府融资背景,而是结盟海外私募基金联合出手。消息称,美林将为此项收购提供债权融资。 12.5亿美元的拟收购资金加上对美泰克9.75亿美元承债,一共22.2亿美元的出资额,意味着海尔收购美泰克,可能成为国内制造企业涉及金额最大的一起跨国并购。不久前完成的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的开价是17.5亿美元。 尽管海尔方面目前不便透露更多竞购细节,但比竞购方每股高出14%的出价,表明海尔集团志在必得的意图。此举对于在海外市场艰难耕耘了多年的海尔集团来说,也是一次破冰之举。 联手私募基金 本来计划在6月17日之前做出决定的海尔集团,并没有及时出手。当时,美国上市公司美泰克已经同意Ripplewood Holdings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并退市。此后几天,海外传来消息表明,海尔集团已经协同两家私募基金,以每股16美元,即高于Ripplewood Holdings每股报价14%的价格参与竞购。 22.2亿美元,相当于大约180多亿元人民币,对于全球年营业额达到1000亿元的海尔集团来说,也不是小数字。海尔集团下两大优质资产,集中于青岛海尔(资讯 行情 论坛)(600690)和海尔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1169,HK),其中,青岛海尔去年营业额在153元人民币,海尔电器去年营业额在31.5亿港元,海尔集团此次收购的出资额,意味着这两间公司的数万名员工,要忙一整年。 此番与海尔集团合作的,是美国贝恩投资(Bain Capital)和黑石投资(Blackstone Capital)。据调查,贝恩投资成立于1984年,迄今已经完成了,总值超过170亿美元股权投资。黑石投资从1987年开始就成了私人投资的领导者,管理了超过140亿美元的资产。 分析人士认为,价格因素加上两个基金的深度介入,将使海尔集团竞购的胜算很大。 此前,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华尔街大投行多年侵淫在中国金融和投资领域,被国内企业熟识,而更多的专业投资公司还没有机会跟中国企业接触。最初,除第一个现身的买家Ripplewood Holdings以外,贝恩投资和黑石集团,以及另外一家私募基金Kohlberg Kravis Roberts都在寻价者队伍中。 有消息称,两间投资公司已经和海尔集团的美国公司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以促进竞购的可行性。 牵手私募基金最大好处是减少现金支出,并在整合公司方面获得更多专业知识。而这对海尔集团来说,也是融资渠道的另一种国际化。 此前,海尔集团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贷款,以及内地香港两间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但是,国内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青岛海尔的融资通道不畅,而刚刚到手不久的香港上市公司海尔电器,连续四年亏损,亏损总额超过20亿港币,再融资非常渺茫。 公开数字表明,美泰克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短期借款有5.46亿美元,其中有4亿多美元明年就将到期,还有近4亿美元的应付款项。业内人士就此提醒,基金收购往往看重短期收益,不会长期持有,海尔集团收购美泰克,必须选择适合自己财务结构的融资方式。 国际化另辟蹊径 海尔的收购目标——美泰克,以生产真空吸尘器著称,名列全美财富500强第361位,目前拥有16%的美国家电市场份额,一旦收购美泰克成功,海尔就有可能占据美国家电市场的主流地位。 公开数字显示,美泰克2003年仍有1.3亿美元的收入进账,2004年在第四季度出现亏损,当年亏损900万美元。消息称,美泰克在全球有两万名员工,而且相当一部分签约到2008年,海尔集团不可能通过常规的裁员等方式解决人员成本问题,除非甘愿付出更多的“违约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海尔集团都可能继续背负美泰克的庞大成本负担。 并购这种“一步到位”的方式,对海尔集团来说,也是新鲜的尝试。 海尔集团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尔集团坚持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已建立起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采购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现有工业园1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30个、海外设计中心8个,营销网点58800个。 然而这些数字并没有给海尔集团带来理想的投资回报。从1998年开始,海尔集团坚持海外直接设厂的国际化战略,然而直到目前,海尔的主要家电产品在美国还是贴牌销售。知情人士说,海尔家电在北美市场仍然主要使用经销商品牌,而且,美国企业生产的电冰箱在沃尔玛出售,卖一台进销差价可以得到500元人民币,海尔却顶多可以得到300元。 如果海尔的产品成本足够低,也还能赚钱,逐步创立自己的品牌;但只要在美国生产,成本就不可能低于美国产品,可见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要亏损的,这就要靠其他资金渠道来弥补。 在以往的海尔海外市场模式中,依靠的关键是资金链条,而且要求资金链条能够支持10年甚至更久。 并购美泰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海尔集团在北美市场的被动局面。分析人士指出,海尔在全球的工厂可以帮助美泰克建立全球化运作的基础,包括成本控制和全球制造与采购。部分生产线以及简单研发如果移回中国,美泰克原先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有望降下来,扭亏为盈或许不难。 “国际化都要下决心过拖累这一关,过了拖累关,才能凤凰涅槃。”海尔集团董事长张瑞敏说。有TCL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合资汤姆逊的尴尬局面作为前车之鉴,不知美泰克之于海尔集团,是“拖累”还是“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