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为 “制裁”欠缴学费学生,鸡西大学今年使出了一系列“狠招”:所有欠费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律归零,补考成绩再好也只记为60分;不许参加毕业答辩,扣发毕业证,并声称要把学生从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除名。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的不少高校中,都存在着学生欠缴学费的现象。在这些欠费的学生当中,不少人确实是因为家庭困难拿不出钱,但也有人并非真正缴不起学费,而是钻国家
政策的空子,搭了贫困生们的“便车”。应该说,鸡西大学采取严厉措施来治欠,会对恶意欠费者产生一定的震慑,促使他们尽快补缴应缴学费。 但是,学生只要在校正常接受了教育,就应当有参加毕业答辩的权利。即便有学生到毕业前仍欠缴学费的情况,也应该通过法律程序或其他途径来解决,不能以网上除名、扣发毕业证相要挟。否则,学校教学制度的严肃性无疑会被“打折”。
诚然,学生欠缴学费甚至恶意欠费,学校也是权益受到损害的一方。然而学校却无权因为学生欠费,就用不合法的“狠招”来逼学生缴费。作为一所国家正规大学,用不让正常毕业的方法来威胁学生,无疑是对行政权力的滥用。这样做,不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社会形象,而且也未必能起到好的作用,最后很可能落得个“两败俱伤”。
其实,鸡西大学上演这样一幕情景,显然是相关助学制度没有发挥作用。如果当初对所有登记家庭贫困的学生,学校不是让其暂缓缴学费,而是帮其申请到助学贷款,现在的情况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 透过现象来看本质,鸡西大学引发争议的治欠事件,其实并非校方与学生的博弈。这起事件中反映出的深层次问题,实际是高校办学的政策性困境。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高等学校学费飞涨,已让众多家庭不堪重负。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做到“不让一位学子因贫失学”,另一方面又要强调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如果没有完善的助学制度来保障,这两个方面实在是难以兼顾的。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