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传媒观察 > 正文
 

中国网络新闻十年六大变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 17:48 网络传播

  彭兰

  网络新闻业务诞生之初,是传统新闻业务的一种延伸,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它在不断吸取传统新闻业务养分的同时,也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崭新面貌,有些,甚至是革命性的,并有可能对整个媒体的新闻业务发展产生影响。具体来说,十年间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时间观的发展

  中国网络新闻业务对于传统新闻业务的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时间观。

  在早期,中国网络媒体发布新闻的方式是“定时”,这表明网站仍然受到传统媒体业务观念的限制,但是很快,“及时”就成为了网站追求的目标。2003年3月20日10时30分左右,美国向伊拉克开战。这个早已在预期中的“突发事件”成为了时效性竞赛的一个重要机会。10:34分,新华网依靠新华社巴格达报道员贾迈勒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和中文快讯。多家网站也在极力争夺新闻发布的“第一”。网络已经将“实时”的追求推到了极致。

  在追求“及时”、“实时”的同时,网络新闻的“全时”化观念也逐渐建立起来,网络新闻不仅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对个别的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同时还要作为一个“全天候”的媒体,在一切新闻报道中争取最强的时效性。

  网络媒体时效性的不断提高,并非简单地取决于网络技术的支持,更重要的,还在于观念、体制上的改进。网络新闻时效性上的进步,也并非只是简单地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水平,它带来的另外一些冲击也许更意味深长。例如,在冲破某些人为的报道障碍、在更好地满足受众知情权方面,网络媒体以时效性优势来突围,便有着一种实验性的意义,在某些时候,它会成为一种压力与动力,带动其他媒体的革新。

  但把网络新闻竞争的指标简单地定位于时效性时,也带来了不必要的攀比。因此,在网络新闻竞争更上一层楼时,许多网站的眼光已经超越了时效性这样一个单一的量化指标,而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新闻能力。

  ●组织方式的发展

  网络媒体建设之初,还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报纸的思维方式。但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新闻的组织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网站发布新闻时,常常不是一次性的和盘托出,而是在不同的层次中逐渐展示出完整的内容。层次化与网络化是新闻发布后的状态,也是新闻资源循环再生时的形态。

  层次化、网络化,这些新闻组织的特点,最终是通过层次化的新闻作品、专题和新闻网页等几个层面的手段来实现的,但目前国内新闻网站在网页的设计上已经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平面主导式”,更多的强调的是内容的广泛。在导读页上推荐的新闻数量较多,有些甚至可以达到几百条,读页面一般长达多个屏幕。导读页往往采用多重方式进行新闻推荐,同时在此过程中,又可以通过标题获知一些主要新闻,因此获取主要新闻的效率较高。但是,其问题在于,页面过于繁杂,阅读的负担较重,此外,它可能使得受众点击进入各栏目的机率下降。

  与之相比,美国新闻网站是以“立体主导式”。这些网站的导读页新闻数量较少,有些甚至只有10多条,但是多数重要新闻除了标题外,还有新闻内容提要。导读页只有一到两个屏幕大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众获得新闻时的成本,但会促使受众做一些深度的阅读,另外,对于提高网站的点击量也是有好处的。简单清爽的导读页设计,也可减少受众做阅读选择时的困惑。

  对于以上两种不同思路,不能简单地以好坏来加以比较。而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网络阅读环境中,阅读习惯一旦建立起来,会相当牢固。而且容易让读者产生一种心理定势。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网民大多数习惯于新浪、搜狐等网站的新闻网页的设计风格。这使得一些媒体网站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得不在页面设计风格上向这些网站靠拢。

  ●利用方式的发展

  早期的网络新闻就像传统媒体一样,一条新闻只是进行一次性的简单发布。但是,随着网络新闻编辑手段的丰富,网络新闻资源被越来越多地得到循环开发与利用。

  循环开发的含义是,网络新闻资源可以通过数据库长期保存,并被加以无限制的反复利用。因此,在网络新闻发布的业务系统中,数据库技术就成为了关键。在网络新闻记者与编辑那里,则意味着,在现有的新闻中,利用已有的新闻资源,成为一种日常工作。如何寻找与当前新闻相关的资源,又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也成为了新闻发布的一个重要环节。

  搜索技术也对于提高网络新闻的循环利用效率起着重要作用。2004年9月,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 推出了以1000多个新闻源做支持、利用搜索技术和自动页面生成技术制作的Goole中文新闻,对于国内新闻网站特别是以整合新闻为主的商业网站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网络新闻的发布方式也在不断得到丰富。从总体看,网络新闻的发布方式可以有两大类:“拉”方式与“推”方式。拉方式目前是网络新闻的主要发布方式,即将新闻发布于网站,由受众登录网站后自主进行选择性新闻阅读;推方式指的是,利用相应手段直接将新闻传送给网络受众,无需受众登录网站进行新闻的选择。常见的推方式是电子邮件,用户订阅网站的新闻后,网站定期将编辑筛选的新闻传送给用户。现在,手机短信等新技术,也为网站新闻的“推送”式发布提供了新渠道。

  在网络新闻的发布中,不同渠道都各有其利弊。拉方式尊重了受众的选择权,但是,增加了受众获得新闻的成本。而推方式则与之相反。一个网站如果单纯采用一种新闻发布方式,就较难适应受众的多样化需求。理想的情况是,各种方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促使新闻的多通道流动,目前成为了新闻网站提高新闻利用率与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表现手段上的发展

  在上网初期,网络新闻是以文字手段为主的单媒体信息。1999年,网络新闻的多媒体化开始受到重视,尽管网络条件仍然不够完善,但是,一些网站开始意识到多媒体化是网络新闻的一个发展方向。《人民日报》网络版便在这一年全面开通了多媒体服务,这些服务包括音频、视频和360度照片等。

  但是,这时网站对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还只能停留在“各自为政”的阶段,一个网站的文字、图片、声音与视频等报道手段,往往是相互分离的。直到今天,网络多媒体报道的发展方向还是一个处于探讨之中的问题。

  无论如何,新闻网站以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常规。2002年2月21日,中央独家授权新华网在人民大会堂对中美两国元首共同会见记者等重大活动进行多媒体现场直播,新华网的摄像机第一次与CNN和中央电视台的摄像机并排架设,引起现场众多国内外记者的惊讶。这次直播开创了全球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多媒体现场直播的先河。

  除了探索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手段在网络中的运用之外,新闻网站还在探索新的技术手段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Flash技术在网络中的运用。目前,新闻网站一是利用Flash动漫讲述新闻,一是将Flash作为整合各种媒体要素的手段。

  Flash动漫新闻可以摆脱对现场的新闻素材的依赖,因而是一种便捷的模拟或再现新闻现场的手段。对于突发性新闻报道来说,Flash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第一手素材无法获得的缺憾。但是制作Flash动漫新闻,需要制作者既有深厚的美术功底,可以从容地进行动画的创作,又有扎实的技术能力,可以自如地进行制作思想的表达,同时,还要求制作者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善于表现新闻中最有价值的要素。目前,在国内的新闻网站中,这样的人才还是非常缺乏的。

  ●编辑观的发展

  从1995年至今,网络新闻的编辑观经历了四个层次的发展:粘贴—加工—组织—解读。

  简单的“粘贴新闻”,靠快和全来赢得眼球;“加工新闻”,即对新闻进行加工整理,使其具有高质量与可读性;“组织新闻”,包括形式上的组织与内容上的组织,一方面对现成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一方面争取独创性;“解读新闻”,即对新闻事件或其中某些环节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行深度的剖析,释疑解惑。

  从网络新闻的发展过程来看,粘贴新闻是最原始的一种方式。但是进入信息过剩的时代,这种简单的新闻处理方式的问题立即显露出来。互相的粘贴,带来新闻的趋同倾向。当粘贴成风时,单一网站的新闻品牌的存在变得几乎不可能。更重要的是,“粘贴”带来竞争,一种量与速度的竞争,没有这种竞争,就不会有网络新闻的繁荣。粘贴新闻是搭建起整个网络这个大的新闻平台的基础,它使整个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形成了自己基本的竞争力:及时、全面。

  当然,仅有“粘贴”是不够的,这也就使网络新闻编辑必然要向其他层次发展。网络中的“加工新闻”除了改正错别字、语法错误之外,它还包括对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加以审核,使新闻适应自己网站的目标读者的一个手段,通过对一般流通的新闻进行合理的、不带歧义的剪裁,可以使新闻素材更加精炼,更加适合特定网民的需要。

  目前,加工新闻成了各个网站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其中,标题的加工,更是成为了一种常规的新闻竞争手段,对于同样的新闻素材,各网站通过不同的标题处理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新闻的价值,也可以通过标题制造出吸引眼球的亮点。在各个网站,标题制作都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组织新闻”分为形式的组织与内容的组织。而网络新闻的内容组织,又可分为三个层面:挖掘各种新闻或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棗基本层面;策划新闻选题或专题并组织报道棗中间层面;构造整个新闻网站或频道的内容框架棗宏观层面。

  解读新闻,是网络新闻的更高层次。对于目前的中国网络新闻来说,“解读新闻”这个层次,亟待开发。谁能在这一层面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谁就能在下一轮的新闻竞争中占据有利地形。

  近年来,由于网络新闻竞争的加剧,各个新闻网站都在组织新闻与解读新闻方面加大了力量。从总体来看,网络新闻编辑观的发展,是与网络新闻的发展模式的探求相吻合的,体现了中国网络媒体从“文摘式”模式向“原创型”模式的发展。

  ●受众观的发展

  网络技术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从单向到互动,是受众观的第一次变革。网络媒体正是在逐渐认识到网络媒介的技术特性的同时,逐步提高与受众互动的能力,开发出新的互动形式。

  从形式上看,互动的方式包括: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受众意见调查,特约来宾与网友的交流,受众互动等。

  然而,互动只能说明传播双方交流通道的畅通,在互动过程中,传播者仍然是起着主导地位的,而受众仍然是接收者与相对被动的反馈者。但是,从网络新闻发展的实践来看,在一定的场合下,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与反馈者,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者的传播意向与行为。

  因此,网络受众观的第二次飞跃表现为将互动的关系进一步演化为“共动”的关系。这时受众参与的手段主要仍然是论坛、邮件等基本方式,但是,他们处于更为积极的地位中。他们可以通过新闻的转发,提升某些新闻的价值,增加某些事件的关注度,也可以通过热烈的讨论,将个人意见汇流为公共意见。

  “共动”意味着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而同时,他们对于社会生活的干预能力也增强了。“妞妞”事件和“孙志刚案”、“刘涌案改判”等,正是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网民共动的结果。

  这六大发展,是中国网络媒体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新闻改革不断深入的结果。网络新闻的发展,不但对于网络媒体繁荣的意义重大,也将对于中国传媒业的进一步变革产生影响。 (作者系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