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毛病出在官大府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 08:58 中国经济周刊 | ||||||||
★文/熊科 当前国内引起广大民众痛恨的所有问题,其实不是来源于“大政府”,而是来源于“小政府下的大官员”。争论政府不应当“大”完全是争错了方向,反对“大政府”更是反错了地方。
这几周来,“光明”遭遇了一生中最不光明的日子。 “过期奶”的称号满天飞。大概是屁股被打得麻木了,“光明”的高管们都不敢吭声了,任凭公司市值迅速缩水,产品被商家扫地出门。而作为最早发现“光明”过继子—河南山盟乳业“劣迹”的郑州行业主管部门,举起了“严格执法不护短”的大旗,派出浩荡的调查组进驻“山盟”,表示要把事件查个水落石出。然而在“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群情激愤中,国人却找不准脉了,忘了在对检查组的事后“补牢”表示肯定的同时,也应功不抵过地好好敲打敲打他们的屁股。 “光明”事件暴露了中国企业的诚信缺失,暴露了国内企业扩张的误区,但更暴露出政府主管部门的无为。企业忽视标准管理,政府更缺乏监管控制,郑州山盟在贴牌“光明”中出现的管理问题绝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为什么主管部门就不能及时察觉,有效查处?一个不断扩张的企业就如同一部不断加速的汽车,谁来对汽车的运行情况进行全程不间断的观察审视?国内企业往往会忽视内控管理,更可怕的是有关主管部门也会集体“失语”,没有对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前采取对策,而往往只是事后听凭“新闻播报”。这充分折射出当前生产行业监管中“政府小”的根本弊病。 但“政府小”并不等于“官”小,国内一些地方,在过“小”的政府之下却有着过“大”的官员,如某电视台曾作过现场直播,请内地某市长与美国某市长通过电视对话。内地市长热情邀请美国的同行在年内访问本市。美国的市长说,他由于没有经费而不能成行,因为当年的出访经费早在年初就由市议会审批完毕。想不到内地市长豪爽地回答:“我给你出钱,我可以为你支付访问经费,你来吧!”中国市长的“牛”和美国市长的“怯”给广大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为什么会出现“官大府小”?主要在于一些地方权力过大的监管官员不按规矩出牌,而为一己私欲,随意曲解游戏规则,结果自己是做大了,却使政府作为公共“裁判”的权威被人看小,导致对一系列关系人民福祉的行业缺乏有效的管制。而现代国家政府官员行事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他们必须遵循“照章办事”的根本原则。当单个官员的行为可以不受任何规则约束时,政府的权力就不一定比单个官员大;当政府机构必须依法办事而个别官员却可以依仗权势超出法律之外胡作非为时,“官员比政府还大”的现象就有可能出现了,“政府机构作不了的事,官员自己却干得了”。 明白了“大政府”与“大官员”的根本区别,我们就不难理解,当前国内引起广大民众痛恨的所有问题,其实不是来源于“大政府”,而是来源于“小政府下的大官员”。那些“问题”项目,绝大多数由少数官员内幕决策运作,而没有一个通过真正的政府决策程序。 由此可知,“光明”事件绝不是一起孤立的简单事件,其背后折射出“官大府小”的深层次弊病,要解决目前中国的这一类问题,争论政府不应当“大”完全是争错了方向,反对“大政府”更是反错了地方。我们最迫切的需要是给官员“瘦身”,促使他们依法行政、照规则办事,同时需要做大“决策服从民意,切实为民众服务”的政府,在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中引导有力,监管有效,干预及时,未雨绸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