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马士基中国管理架构变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5日 17:34 中国经营报

  张鹏

  在进入中国市场20年后,世界最大的航运巨头A.P.莫勒——马士基集团(下简称马士基集团)已开始着手重组其中国业务的行政架构。

  而在马士基重组架构的背后,则是其为年底的独资放行提前铺路和抢占更多市场提前
热身。

  重组架构实现“大一统”

  近日,马士基集团旗下的马士基海陆航公司执行副总裁克鲁·彭特皮丹在上海的一个贸易论坛上透露,马士基集团将在中国成立新的控股公司,总部设在北京,以统管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的业务。目前商务部正在审理这个新公司的成立申请。

  自1984年在广州设立第一家代表处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目前马士基已在中国内地的3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或分公司,其在华的投资与合作项目以航运、物流、港口为主,业务呈多元化发展。马士基还是中国制造的大型远洋船舶的最大买家。

  在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副会长蔡家祥看来,马士基成立新的控股公司统管大中华区业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举措:一是为了整合市场,把集团在中国市场分散的投资项目,进行资源整合,提升运营效率;二是为了实现集中统一管理,加强相关业务的协调,有助于解决原来的一些管理问题,提高执行能力。

  据悉,目前马士基在华的多元化业务,均由旗下的不同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如其在华的航运、物流和港口三个核心业务,便是马士基(中国)航运公司、物流公司和APM码头公司分别负责操作,虽然这些分散各地的业务相互交叉,使得马士基集团在资源利用及行政管理等方面出现分散及不协调的情况。

  据蔡家祥介绍,在大的区域业务管理上,马士基没有实现全国“统一”,如早前华南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地业务是由马士基在香港的公司负责,内地其他省份的业务则由在北京的马士基(中国)有限公司负责。

  华夏证券行业分析师李磊表示,原有的行政架构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马士基中国业务的发展需求,这也使得资源整合和集中管理显得很有必要。

  或为独资提前铺路

  “马士基设立新的控股公司应该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没有想到它会这么快就开始运作此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物流专家杨长春教授说道。

  杨长春表示,而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相关条款,加入世贸组织四年后即在今年11月份,外资物流企业便可在国内设立独资公司。而在政策没有放开之前,外资物流巨头在中国设立的相关机构多是办事处性质,在开展业务、拓展市场等方面自由度不大。事实上,马士基不少的投资项目如码头和物流都是合资参股的形式,其航运公司在各地的分支机构名称上也确实是“办事处”。

  华夏证券分析师李磊表示,目前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进口地和最大的制成品出口地,当前国际海运业也因此发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变化:传统上美、欧称雄的两极化发展格局已被美洲、欧洲和大中华区三足鼎立的新格局所取代。在全球的航运市场增速已经放缓的形势下,未来全球航运增量的绝大部分将来自于东亚地区,而中国又是最重要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在国际海运业最重要的两条干线亚洲至北美和亚洲至欧洲的航线上,中国内地和香港所占份额分别达到60%和50%以上,预计未来几年内,世界航运市场上的半数货柜将来自于大中华地区。无限生机的中国市场目前也早已成为各大公司重点争夺的战略区域,世界前20大航运企业绝大多数都来到了中国。

  李磊表示,中国作为马士基全球业务中的重要一环,未来大中华区的集装箱运输、航运、码头等都将是马士基核心业务中的重中之重。马士基设立独资的控股公司,整合资源,集中兵力,在国内市场彻底放开后的进步扩大市场份额。业内估算,目前马士基占据国内航运市场份额的30%左右。

  另有说法称,马士基管理架构重组可以避免双重交税。马士基旗下多个公司须先缴地区税,当盈利转到中国总部时须再缴税。不同的公司就其营业额缴付了双重税款。

  选址北京政府公关

  马士基所有的业务重点均不在北京,如果从市场因素考虑,新控股公司的总部放在上海或深圳似乎更有道理,但新控股公司的总部却将设在北京。

  蔡家祥表示,马士基方面表示把新的控股公司设在北京,显然有着更多的政治上的考虑。目前马士基在国内的不合理收费纷争一直延续不断,对公司形象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纠纷不断的马士基来说,政府关系仍然是首要考虑的东西。而把总部设在首都,显然有助于马士基与官方的沟通。

  近年来,马士基在中国一直是风波不断,先是2001年向货主收取THC(码头作业费),到2003年降低货代佣金,到2004年的“铅封费风波”,再到2005年的征收“设备操作管理费”,几乎每一年,马士基都会因收费问题,引发了行业内的大规模抵制。虽然国内的种种抵制与抗争行为,对马士基的业务并未造成多大实质冲击,但不可否认的是,马士基“江湖大佬”的作风已使其与国内的货主、货代等客户关系已经十分不和谐。尤其是在纷争还在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搞好与政府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事实上,自马士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一直与政府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从马士基投资国内的港口业务就可看出来。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投资港口除了强大的实力外,还需要极强的政府人脉关系。马士基旗下的APM码头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拥有36个码头经营权,而在中国就占了9个(包括台湾高雄的两个码头),与中远太平洋、和记黄埔一起位居国内码头三甲之列,马士基的政府公关能力可见一斑。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马士基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