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谁抛弃了中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3日 09:42 经济视点报

   

  “中层中层,一事无成。”在上司面前要当好兵、在下属面前想当好官,结果却常常兵不像兵,官不像官。顶着责任和压力,又缺乏更大职业空间,身居其位,他们备感尴尬与失落。也许,出走,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尴尬的中层是中坚力量还是传话筒

   王建国 力行合德(北京)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经济视点报:我们时常听到一些企业某中层管理者出走的消息。中层管理人员出走的问题对很多企业来说,都在不同程度上、不同范围内存在,您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都有哪些?

  薛献华:造成这些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出走的原因有多种的。中层管理者处于中间层,他们需要执行高层决策者的决策,还要指导下属的工作,企业对中层执行力、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他们的工作压力比较大。

  其次,他们上升的空间也比较小,在他们面前有一层看不见的“透明的玻璃天花板”,越往上,职位的数量越是有限,晋升的空间就越少,如果中层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很可能就会选择跳槽。

  再一个原因,中层的薪水报酬也处于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层次。高层的报酬是很灵活的,但是高层把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又拆分给中层,所承担的工作量和获得的薪水之间的不平衡,就会使中层产生不公平感。

  经济视点报:企业由创业初期到上升期之间的转变过程中,在组织架构上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调整,这种调整对于企业的中层人员的触动大吗?

  郭策: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处于上升期的企业虽然在名称、产品上相同,但是企业在管理理念、价值趋向已经不同于市场导入期了,如果企业在前期的发展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发展规划时,企业在上升初期就会陷入一种“眩晕”状态。

  企业在做大之后,原来的团队核心竞争力没有办法支撑企业再走下去,或者说,核心竞争力达不到所期望的结果。这时,企业一般会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空降,一种是内部的变革。一些企业在做大之后开始对自己的组织架构进行重组,原来在全国设立的分公司,做大之后开始设立区域管理,这就削弱了原有的掌管分公司的中层管理者的权力和利益,如果中层管理者能够接受这种调整,就可能留下继续做,如果不能接受的话,就会产生失落感,就可能离开。

  经济视点报:很多企业在协调高层、中层和基层三者之间关系时,可能会使中层管理者感觉到“不舒服”,这时企业应该如何处理中层的这种“不舒服”呢?

  薛献华:如果企业在整体的管理工作中出现了高层一竿子插到底的情况的话,会给中层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觉得自己处于被架空的状态,而中层更希望在自己的领域能够负起一定的责任。

  企业在协调中层“不舒服”的状态时,我想首先要做的应该是选对中层,一个企业如何对中层进行定位,是用最优秀的人还是用最合适的人,这是企业在对中层设定能力时的考核标准。只有对企业的组织架构、发展规划有很强的认同感的中层才是最适合的中层。同时,在协调这种关系的时候,还应加强对中层人员的管理,加强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操守。

  经济视点报: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一个金字塔的结构,中层处于中间,那么您认为中层是一种中坚力量,还是传声筒呢?

  薛献华:应该是中坚力量,是企业组织结构的纽带,其一方面执行高层的决策,一方面又负有管理基层员工的责任,中层的能力和操守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如果说中层是企业的传声筒的话,我想这就弱化了它的作用。

  失落的中层自己的心理弹性有多强

  薛献华 河南财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

  经济视点报:在企业中,中层管理者处于决策者和基层的中间,作为执行层的中层管理者,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和生活心态,他们又渴望得到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呢?

  王建国:很多职业经理人尤其是企业的中层,他们跳槽更多的不是因为物质上的利益,而是为了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更大的成长空间。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能够开心和愉快,或者,他们希望能从工作中寻找到开心。

  当企业面对这样的中层管理者或者说职业经理人时,一定要明白什么样的环境才利于他们的发挥和发展,也就是企业尊重人、用对人、激励人和发展人,只有做到这些,企业才能给这群人更好的工作环境,也能够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

  经济视点报:很多时候,我们听到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抱怨说自己是“失落的中层”,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他们如何才能调整这种心态呢?企业如何分配决策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权限问题?

  王建国:出现这种“失落的中层”的说法,我认为更多的是因为职业经理人自己的心理弹性不够大,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职业经理人,他们要在职业、工作以及个人的目标上不断增强心理的弹性。

  在我工作这么长时间里,见识到一些能够如鱼得水的中层管理者,他们身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每时每刻都能够调整自己的位置,明白我应该对谁负责,谁应该对我负责,在一个位置上能够做的是什么,不应该做的是什么,可以掌控和利用的权限和资源是多大。为了一个目的,可以达到目的的路有多条,所以,一定要增强自己的心理弹性,包容与自己不同的人和事情。

  很多中层管理者都有跳槽的经历,或许是因为自己做得不满意,老板感觉不满意,我想在寻找“不满意”原因的时候,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答案,少一些不合理的期望,多一些宽容。

  经济视点报:根据您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层管理人员应该如何做才能和企业的发展相协调?企业应该如何调整对中层人员的管理策略?

  郭策:我想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定位。如果把企业的团队比做一个球队的话,决策者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裁判员,中层应该是教练,一般的员工是球员,中层要带领员工踢好每一场球赛,这是中层的职责。中层可以向决策层要权,但要的应该是执教的权力,绝对不是裁判的权力。

  同时,还有些中层对权力认知的程度不够,没有认清企业组织的游戏规则,在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上,很多中层会认为自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老是认为自己是队长,他让队员怎么做,队员就必须怎么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层还想和自己的公司一同前进的话,最根本就是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认清自己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应该起到教练员的作用。

  出走的中层企业的损失如何弥补

  郭 策 郑州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经济视点报:中层的大面积流失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影响?企业又该如何防范这种现象呢?

  郭策:对企业来说,大面积的中层流失,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可预期的,一种是不可预期的。

  可预期的就是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对自己的战略规划进行调整时,其中涉及组织架构的大换血,原有的中层不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会通过一些策略性的调整,比如,增强工作强度、加大目标任务,使他们自动离开所在的岗位,为空降人员或者其他的人员扫除障碍。这是一种软淘汰的方式,这种中层大面积流失对企业的影响不是很大,因为企业有足够的人才储备。

  另一个就是不可预期的大面积中层流失,企业的组织架构可能因此一瞬间散掉,危及企业的生命。所以,企业在制定组织策略时,一定要完善各种规则,做到规范化。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留住主要的中层人员,会施行年薪制、分红等策略。中层在企业消耗了多少培训费用,支配了企业多少的资源等,在双方签署劳动合同时,这些都是要明确规定的。还有一些企业在年终时,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在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调查时,发现哪些员工可能会跳槽,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经济视点报:中层是企业的执行层,当企业的中层出现大面积的集体动荡时,企业在管理销售等各方面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王建国:我觉得防范这种中层集体性的动荡应该是最重要的。如果企业已经出现了这种大面积的动荡,那么企业的损失已经是既定的了,只能接受教训,总结原因,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如果说防范中层集体性跳槽,应该还是从尊重人、用对人、激励人和发展人这几个方面着手,只要这几个方面做到了,企业环境和中层环境就自然会比较和谐。

  经济视点报:企业人才的流动是一种自然的现象,那么,对于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来说,多大范围的人才流动才算是合理合适的?

  薛献华:我认为没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但是,我们一般都会遵循“二八原则”,即企业最核心的人员数量应该是20%,但是20%所起到的作用应该在80%左右,在对中层人员的管理上,企业也应该抓住最核心的20%的人员。

  经济视点报:在企业出现中层集体性动荡时,为什么有的企业表现得手足无措,而有的企业则表现得很自如呢?

  薛献华:有的企业在处理中层的集体出走时,感到力不从心,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预警”机制,对于哪些人可能会出走,心里没有数。企业经常性地加强各层面之间的沟通,做好员工满意度的调查,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减少企业中层人员的集体流失,我认为企业也应该建立自己的候补梯队,一旦出现中层的集体动荡,这些候补队员立刻就能上去,这对候补梯队的人员是一种鼓励,对现有管理人员也是一种压力。

  所以说,企业要把资源、信息、知识等因素沉淀在组织上,而不是沉淀在个人身上,如果沉淀在个人身上,很有可能会给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带来很大的风险。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