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慎言合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9日 10:17 《财经时报》

  不记得这是大型国有IT集团的第几次重组了,上一次的重组还没完,更大的重组又来了。以CEC为例,组建CEC的初衷是接手原电子部的数百家部属企业,但长期以来,CEC一直存在产业整合严重不足、同业竞争严重的问题,重组更成了家常便饭。

  这几年,CEC的口号就是:“重组再重组、改制再改制、上市再上市”。

  普天又何尝不是如此?

  欧阳仲谋上任伊始便想整合一盘散沙的普天,并大量撤消二级公司,以便进行更直接的掌控,雄心勃勃的欧阳仲谋最后黯然消失于双规传言之中。

  凭借过去的资源和优势,CEC和中国普天都希望成为重量级的企业,由于这两家分别出身于前电子工业部和邮电工业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电系和普天系都在争夺信息产业的龙头老大地位。

  但大合并就能做大做强吗?

  山雨欲来风满楼,国资委下四大IT集团重组的传言四起之时,人们不禁为这几家企业的命运担心。

  IT业主要还是一个技术驱动,如果没有清晰的产权制度、积极的创新精神,就算有再多的资源,很快也会成为明日黄花。

  以搜索引擎市场为例。

  当雅虎1996年一统江湖,成为互联网巨无霸时,GOOGLE还没成立。但就凭着几杆枪,加上风险投资商先期并不充裕的几百万元投资,GOOGLE专注于搜索技术,不断创新的精神,在雅虎上市成为巨无霸将近十年之后,成功上市并迅速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媒体公司。

  国内有巨龙的教训。

  在雅虎上市的前一年,巨龙成立了。巨龙由数家国有企业组成,其中包括537厂、513厂、738厂等,彼此都想占领住王牌市场后继续扩军,于是,巨龙通讯的“内战”频频给了竞争对手太多的机会。

  “巨大中华”(巨龙、大唐、中兴、华为)曾以巨龙为首,但到1998年,巨龙30亿元的销售额只是民营企业华为的三分之一,2001年后,华为的销售额达到255亿元,利润超过20亿元时,巨龙的销售额却不足4亿,亏损了9000万元。 

  时下已经再没有人提起巨龙。

  体制问题决定了一切。

  CEC、普天、CECT、长城都是国有IT巨头,但谁知道这些公司几年后谁还能保值增值,谁已经变成了又一个巨龙。

  如果把这几大巨头烩于一炉,表面上,各种可见的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分配,国资委的资产得到了优化,但IT行业最有价值的人才和创新精神可能又将面临一次考验。

  也许,分而治之更能保持各家企业的活力,实践已经证明,把已经有的子公司在适当的时候分拆上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他已经不关心这几家企业了,因为他们发展得不好,内耗严重,虽然资产数量不少,但与民营的华为等企业相比缺乏活力。

  不管是“烩为一炉”还是“分而治之”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如何激发出这些企业中人才的创新精神。

  (熊川)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父 亲 节
送给父亲节日礼物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