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东:卡位上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0日 16:32 《全球财经观察》 | ||||||||
对于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来说,在IPTV产业链中,内容恰恰是政策风险最小的环节——即使IPTV推广不起来,内容还可以给数字电视,进退两可 文|张衍阁 “IPTV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自称两年前就接触并且了解IPTV的唐龙国际传媒总裁陆
陆兴东的态度转变其实不难理解。唐龙号称要做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集群内容提供商。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对于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来说,来自于播出平台的限制无疑是其最大的瓶颈。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民营制作的节目只能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播出。对于既是节目制作机构又拥有播出权力的各级电视台来说,在播谁的节目的选择上,天平会倾向哪一端不言自明。 现在,IPTV(网络电视)的出现,则给它们的节目内容的传播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节目传播渠道,IPTV可以将民营制作的电视节目通过电信的网络传送到电视、PC甚至手机上。 何况,在陆兴东看来,电信网络具有广电网络不可比拟的优点。单向传输的广电网络的盈利和收费形式单一,而基于双向传输的电信网运营的网络电视盈利不限于广告,还可按点击次数直接计费;以前节目制作商只能跟电视台接触而无法直接抵达观众,网络电视则便于跟受众沟通和互动;此外,行政割裂使各地电视台彼此孤立,全国大一统的电信网则没有类似问题。 在内容的分发渠道有了更多选择的前提下,平台的增加无疑会造成内容短缺,何况中国现有节目内容资源本身就因为短缺而重复利用现象严重。对于民营电视节目内容提供商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大大的利好。事实上,这已经激起了它们的无尽想象。光线传媒、唐龙国际、派格太合等知名民营电视节目内容提供商纷纷都放出话来,想要进军网络电视。 但是,在接受本刊采访时,陆兴东仍然拒绝透露其进军IPTV的具体战略。他的这种谨慎其实不难理解。在他看来,对于民营电视制作机构来讲,IPTV似乎还只是能够提供一种想象。即便抛开在现有体制环境下的牌照以及宣传政策等各方面的限制不谈,单就IPTV的内容本身即需要突破基于传统媒体的被固化了的思维。 陆兴东认为,未来IPTV的内容需要具备的首要特点在于实用性——很少有人会无端地掏出钱来去看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想象,如果把盛大的游戏、百度的搜索、新浪的新闻、腾讯的QQ、天天在线和互联星空集成的海量影视节目等等,一股脑儿全都搬进客厅,把电视观众全都变成网民,激动的就恐怕不只是投资者了。 IPTV的互动性当然也远非如今电视节目中渐成泛滥之势的短信互动那么简单。对于基于IPTV的互动,陆兴东认为不妨可以这样想象:当介绍到某位明星时,受众可以同时通过网络与这位明星聊天,同时也能够欣赏到与该位明星有关的影视作品以及浏览相关背景资料。“数字电视很难形成真正的互动,”陆兴东说,“与IPTV相比,宽频点播也仅仅是传统节目内容换了一种不同的播出方式,换汤不换药。” 显然,要完成上述的工作需要IPTV的运营机构和内容制作机构具有极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就现有状况而言,仅仅只能将之付诸想象的显然不单是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商,国有垄断的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也还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陆兴东认为,对于电视节目内容提供商来说,在内容开放和经营平台开放的前提下,要想在未来的IPTV内容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是节目资源“特多”,要么就是“特好”。关于前者,就是要将众多的媒体资源整合起来,使得运营商们除你之外,别无选择。关于后者,则需要内容提供商能够提供真正的精品,使得受众就想看你的节目,运营商也就不得不提供,在有些观察者看来,民营节目内容提供商能够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也正在于此。 事实上,由于政策的不明朗导致的产业模式不清晰,使得现在的IPTV热仅仅是“炒作热”,而非“投资热”,“IPTV产业还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也就成了一个基本的判断。“产业模式要清晰起来,大概需要3到5年的时间。”陆兴东说。而在IPTV产业链中,内容恰恰是政策风险最小的环节——即使IPTV推广不起来,内容还可以给数字电视,进退两可。 尽管可能在获得牌照上具有优势,但陆兴东相信,传统电视台的垄断终将被打破,政策的松动,是“迟早的事儿”。他将希望寄托在广电部门“多发牌照”上,使民营电视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有更多的选择。“从市场的发展规律来讲,民营一定会成为主流。”陆兴东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