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海口:他们经历的房产潮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8日 09:3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王佴 发自海口

  火车上的寻房老人

  5月21日晚7点,由海口开往广州的跨海列车准点起动。

  过海前,为保证安全,列车要经历25分钟的暂时断电,于是,在夕晒下,窗户紧闭、空调停开的车厢顿时变成了蒸笼,汗流浃背的人们纷纷抱怨或来回走动。

  但在一片热浪中,来自上海静安区的朱女士与他的丈夫卞先生却有着难得的沉静,他们将手中的一份楼盘广告反复地研究,并不时低声地讨论。

  他们刚刚在海口订下了一套67平方米的房子,尽管只是期房,但两人仿佛穿过时空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我们家那里正好能望见海,我们打算以后半年住上海,半年住海口。”卞先生退休前是上海远洋公司的国际海员,三十年海上生涯为他带来的不仅是几十万元的积蓄及丰富的阅历,还有严重的鼻窦炎。“所以一定要找一个有着海洋性气候的地方来养老。”

  促使他们离开上海的原因不仅于此。据朱女士介绍,他们在静安区有一套1999年购入的80平方米的房子,时价2500元/平方米,但“现在那里房价涨的不得了,一个平方就要2万多元,虽然孩子是公务员,但也买不起这么贵的房,干脆我们两个老人在外面再买一套房子算了。”5月初,他们来到了海口,开始了寻房之旅。

  朱女士夫妇所购置的楼盘位于海口东北角的海甸岛,17年前,海南建省伊始,这里被规划为高尚住宅区,最疯狂时,这里每平方米楼盘均价直冲1万元。

  今天只有16个版的《海南日报》记者见证了这场13年前的疯狂。当时,由于地产广告急速增长,在1992年、1993年两年中,其日常版面已达48个版,地产之热可见一斑。

  据统计,仅1992年海口房地产投资就达到了30亿元,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1992年、1993年两年间,在房地产投资的拉动下,海口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速度均达到了80%,这一纪录至今仍无国内城市能够打破。

  而短暂繁荣的代价是:截至1998年底,全市空置商品房360万平方米;停缓建工程项目446宗,闲置土地2856万公顷。积压房地产总量占全国的7.8%。

  一场大浪过后,朱女士现在所购的新房售价为2900元/平方米,“在海南现的新楼盘里,这已经偏高了。”跑遍了海口的朱女士说。

  像朱女士夫妇这样的岛外购房客,已渐成海口地产的主力客源。

  据海南DC城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一份内部销售资料显示,海口有70%的房产由岛外购房者购得。据海南省建设厅统计处处长赵文川介绍,到目前为止,海口商品房空置率为9.1%。而据一业内人士介绍,比一次空置率更居高不下的是二次空置,二次空置房是指已经出售,但至少半年无人居住的房产。

  而海南省建设厅一位官员表示,空置率过高的实质,是对海口一向标榜的第二居住地概念的一种挑战,“由于本地需求有限,所以岛外市场成为各楼盘力争的主流客源,但这种外销楼盘与普通楼盘的差异化在哪里,却始终没有人找到答案,或者就算知道,也没有开发商真正地落实,大家的心态还是像当年那样浮躁,当然或许这也和他们的实力有关。”

    集体撤退的代销商们

  4月5日中午,陈勃任和他的旧部在海口一家小店共进午餐,这是他在海南最后的午餐,下午5点多,他将搭乘前往上海的飞机,“我以后或许再也不来海南了。”他对那些曾和他一样雄心勃勃试图在海南大干一场的同事们说。

  陈勃任是台湾人,是金达利房产咨询服务公司(下称“金达利”)海南地区的总负责人。但在今年3月份,公司已经悄然退出在海南运作的两个楼盘,他本人调回上海总公司,而其他员工则各谋出路。

  “金达利只是多米诺骨牌倒下的一张牌,”曹元是当地一位资深地产记者,他从2年前开始关注海南的地产代销公司。据他统计,仅去年一年离开海南的内地知名代销公司就包括深圳涛益、深圳世联、上海农工商、广州中地行。直至去年底,香港戴德梁行集团成员泛城(中国)退出“丽晶海景”,房产代销公司离开海南,俨然已成“潮流”。

  代销商的集体撤离,凸现的是这些外地熟手们面对海口地产销售困局的无可奈何。曾任金达利企划部经理的简智辉认为海南是卖方市场,人口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较少,所以需求不足。但内地为买方市场,若没有把握好这个差异,岛外代销公司来海南肯定是要翻船的。

  受困于地产泡沫破灭后,本地消费力疲软的窘境,海南房地产业似乎难觅新的突破口。据海口市房协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海口待售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而其销售面积仅仅125万平方米。

  “我近期是不会再在海南投资房地产了。”4月25日下午4点,在博鳌蓝色海岸,SOHO中国的总裁潘石屹说。15年前,亲历海南地产热潮的他聪明地实现了自己的“海南梦”,并顺利移师北京,最终成为人们所说的“地产大鳄”。

  5年前,重回海南的潘石屹投资了博鳌蓝色海岸,但他显然对这个项目的回报不甚满意:“或许这算是我做旅游地产的一个尝试,好在我当初拿地价比较便宜。”

  比地产商及代销商们更着急的是建设厅的官员们,“今年的调控政策,初衷是为了打击部分特大型城市的超高房价。但一人得病,大家都得跟着吃药,全国2004年房价平均上涨10%,海口只有4%,现在大城市的房价下降了,我们也跟着卖不动了。”一位该厅官员抱怨道。

    “看风水”的李老板

  5月20日的下午,复兴城老总李芝的心情十分不错,售楼大厅外一群小伙子正在进行培训,他们是将要在这里开业的大酒店的工作人员,他指着窗外来往的人们对记者说,“瞧,人气不错吧,去年这儿还是一片荒地呢。”

  复兴城项目位于海口湾内的世经大桥下,这里将是海口新的酒巴、餐饮、娱乐一条街,一见到记者,李芝首先问的便是能否帮忙介绍一些大的院线在这儿开电影院,“我要把这儿做成海口新的休闲旺地。”

  2002年当李芝受成都复兴地产集团委托,来到海口时,面对这片荒地,他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当时这块地十分便宜,没人要,我问过几个开发商为什么不要这块地,他们异口同声说,这里风水不好。”

  “但我们公司还是坚决地拿下了这块地。”李芝依旧肯定当年的决断,“现在我可以高兴地告诉你,这个项目我们赚了不少。”

  在加入成都复兴地产前,李芝曾在深圳万科供职多年,所以对于风水一说,他明白这不过是开发商的托辞而已,“这块地市政府明令只能做商用,不能做住宅,而本地开发商对海口的商业地产信心不足,所以才把这块地留给了我们。”但本土开发商对海口商业地产的一致看法也并非没有道理,海南富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江浩就认为:“境内外大型零售连锁店屡次同海南擦肩而过,表明他们对海南市场信心不足。这种大环境下,做商业地产风险太大。”据海口市商业局统计显示,海口的人均商业面积早在2003年时便已达1平方米,居全国前列,(全国2003年平均水平为人均0.7平方米)。而海口的商业地还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据海南省建设厅2005年初预计,仅今年商业地产开发面积将达到70万平方米。联想到海口人口数量只有139万,海口人均商业面积大幅提高已成必然。

  但李芝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同行的支持,海口铜锣湾百货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原定于去年12月开业的海口铜锣湾广场推迟开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对海南市场消费能力信心不足。而一季度的统计数据则把这种信心不足给量化了。据海口市房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一季度海口商业用房销售均价比去年下跌27.5%。

  “现在我不敢说这个项目一定会赚到钱,只能说自己不会亏,我更看重的还是一个前景,”李芝分析道,“如果说,从1995年到2005年,对海南而言,是一个较长的调整期,那么下一步就将进入一个增长期。去年以来,包括金光纸浆、中石化炼油等上百亿项目的动工,加上洋浦重组、环岛铁路建设加快等,我们已经明显感到海南步入产业调整阶段的快车道,所以我手上的商业地产项目,还是尽可能地在保本前提下留一部分只租不售,以待若干年后获取更大的价值。”

  作风低调的他还是不忘为自己的言论做了中和,“多数人做生意,其实并不是理性的,所以我的判断,仅是一家之言。不过,正如索罗斯的反射定律所言,‘在未来面前,我们都是无知的,但我们肯定会影响未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高考最后冲刺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明星电话被曝光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后金庸武侠圣经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