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地产困局透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3日 18:04 《中国投资》

  ○ 总策划 尚鸣

  在我国20年经济持续增长的轨迹中,没有一个产业能像房地产业一样,牵动着大众情感,引发目前这样激烈的争论,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像房地产业这样充满变数与费解。

  始于1998年废除分房制、实行商品房的住房分配制度改革,打开了压抑多年的住房
需求,启动了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引擎。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幅接近30%,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拥有者创富的传奇历程。短短七年,全国投资房地产的资金从1998年的3614亿增加到2004年的13158亿,巨大的投资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商品楼盘拔地而起,如同一架隆隆作响的财富机器,滋养和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富豪。房地产业在掏空居民钱袋的同时,也确实改善了部分百姓的住房条件,加速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房地产的高额利润,财富的诱惑吸引了各方利益集团参与角逐,也吸引了许多将房产视为致富捷径的投资者,造就了一部分人的“纸上富贵”。一夜之间财富骤增的示范效应,诱使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参与其中,频频转手炒作,致使房价在众人哄抬下节节拔高,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房地产市场繁荣火爆的景象从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开始,逐渐向全国大部分地区扩散,出现了经济基本面比较好的地区价格上涨、经济基本面不太好的地区价格也上涨的局面,甚至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价格上涨超过了发达地区。

  房地产风借火势、火借风威的非理性繁荣局面,导致房价越来越背离其实际价值和普通百姓的实际承受能力,不仅牵动着百姓的神经,也引起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调控?施以何种手段,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各个环节都与“成熟市场”有较大差异,单纯用市场手段或行政手段都难以实现预期效果。既要挤压泡沫,熨平波幅,使房地产业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又要避免下药太猛,导致大起大落,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这对于处于经济发展转轨期的各级政府和部门来说,不仅是巨大考验,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局。

  从业已实施的政策措施来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密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3月,为了抑制“发烧”的房价,央行提高了房贷利率和购房首付成数,新华社发表了“加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评论员文章,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的文件。持续加息、银根收紧、提高税收等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明确了各级政府在房价调控问题上的责任,澄清了市场上仍然存在的对中央态度的模糊认识,扫除了部分人士仍然抱有的对政府托市的幻想,给出了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清晰预期。

  房地产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无论是否身处其中都会受到这个行业变化的影响。房地产业合理、稳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更符合我们每个人的利益。中央政府抑制房价的坚决举措,已经对房价、投资者产生了影响。各级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陆续实施的一系列土地、信贷和税收等调控政策,已经逐步显示效力,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楼市已在“组合拳”的抑制下开始下调。为此,本刊从地产新政出台的前前后后,从房价、土地市场、房贷利率、投资“钱”景、法律规范等视角,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期望在充满阳光与绿色的春天里,给读者提供一缕认识房地产市场的理性之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地产困局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