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陕西能源之痛:无序开发 浪费严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2日 23:1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刘慧

  伴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陕西正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能源接续地和支撑点,也是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截至目前,全省探明煤矿储量1663亿吨,石油储量11.9亿吨,天然气储量5858亿立方米,天然气、原煤等能源战略物资储量分列全国第二、三位,其中神府煤田探明储量1400多亿吨,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就在全世界能源供给压力与日俱增的同时,作为我国能源大省之一的陕西却在大量浪费宝贵资源,无序开发、能源回采率极低的问题背后凸显着怎样的顽疾呢?

  据了解,陕西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秦岭以南仅占1%。在煤层较厚的陕北地区,高达近5米的综采支架随处可见,但这种设备只能开采出煤层中间很小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被“揉碎”混合在地层中无法取出。许多矿区既没有详查、也没有统一规划便迫不及待地开发。在这种混乱局面下,许多能源企业不遵照能源开采要求,大量无序开发导致资源浪费严重。陕西省煤炭回采率平均不到30%。而我国《煤炭工业技术规范》明确要求煤炭矿井回采率最低不应少于75%。这意味着,企业仅能开采出煤炭资源的三成,剩余的七成白白浪费在地下!

  石油开采中的浪费现象同样惊人。陕北一些油井采收率连20%都难以达到,这意味着埋藏于地下的原油每吨仅能开采出100多公斤,其余800多公斤的原油全部流失了。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陕西省资源开发浪费、无序竞争的现象?能源之痛症结何在呢?

  来看这样一组数字:神华集团在陕北采煤,每吨煤留给县级地方财政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仅3.5元,而地方煤矿采煤,县级财政可支配收入达30元左右,两者相差七八倍。石油上表现更为明显:中石油每采一吨原油留给地方财政的可支配收入仅30元左右,而地方钻采公司每采一吨油,地方获得可支配收入达400多元,相差10倍以上。由此陕北曾出现数千口“油老板”油井也不足为怪了。

  能源产业利益分配失衡,中央所属能源企业长期以低价从能源产区输出一次性能源产品,缴纳给地方政府的税款远远少于非中央能源企业,因此地方政府自然希望缴税更多的地方企业开采能源,而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资源回收率极低,造成能源浪费。

  其次,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行业监管,一些地方能源企业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拒绝采用国内已十分成熟的节约能源技术,也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此外办矿准入门槛低,廉价甚至无偿占有资源现象比比皆是。大规模开采还造成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导致出现大量采空区,形成地表沉陷、地表水渗漏、植被死亡等生态环境破坏现象,例如某公司3个矿区形成采空区面积24.72平方公里,已经全部塌陷,造成10条地表径流断流,20多个泉眼干涸,令人触目惊心。

  我国资源十分有限,而巨大的浪费在一些能源产区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虽然有一笔可观的探明储量的数字,但有限的经济储量和低回收率使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前景绝非想像中乐观。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对陕西等能源基地给予政策、资金等优惠支持,适当征收能源开采保护费用,协调好中央、地方和矿区群众的三方利益关系,从根本上实行保护性开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能源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