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历史从侧面进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1日 14:32 21世纪经济报道

  符定伟

  旅行者进入重庆时,都会与喧哗相遇,不管是从陆路、水路还是空中。尤其于夜幕降临中坐在江边的大排挡时,除了热闹还有恍惚——这个城市中心圈正以每年20平方公里的速度快速膨胀。

  这与中国的大多数城市没有两样:起重机、高楼和或多或少的尘土飞扬。城市化是这些城市共同的旗帜——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是: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

  这些给了城市管理者莫大的支持。城市化正通过城市规模扩大的方式在全国各地涌现,这是一条看起来符合各方尤其是符合民众需要的道路。

  重庆市副市长赵公卿说,在通往城市化的道路上,政府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是,投资基础设施、完善市政功能,然后通过市场的方式让地产商们进来,将城市丰满起来。

  但是,批评者认为,地方政府选择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以城市规模的扩大来拉动经济、政绩及形象工程,不管是发达或不发达城市,方式基本一样。

  学者刘守英说,这与税制有关。1998年中国的分税制实行后,增值税75%归中央,25%归地方,企业所得税收中央和地方各占50%。

  政府正是通过城市化来获得税收。税收中通常增长最明显的是房地产税和增值税,其中增值税在地方税收中的比重在下降,而房地产税和建筑业税在上升,扩张带来了明显的效应。

  很显著的数据是,就全国来说,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占60%,而其税收在下降,房地产税占到地方税收的三分之一。这是扩张来自土地的间接税收。

  还有直接税收,就是地方政府扩张的耕地占有税,占地越多,卖地就越多,土地税收就会越多。而土地出让的收入更是各地政府的利器。

  这正是众多批评者对地产过热的声音。

  只要政府不过热,地产就不会过热。这是重庆的经验。比如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土地的供给,通过地产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通过市场秩序的规范等来使地产不过热。重庆的现实支持了他的种种作法——在中金公司就全国城市地产的调查中,重庆的数据都显示了这个市场正处于稳健发展的态势。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的专制皇权具有双轨性格。皇帝以圣旨号召,固然从上而下有了自然法规的至美至善,可是生涂炭时,他也真要切身地负责。

  所以地产商潘石屹发问说:地产大起政府要负责,大落也是不是要负责?

  当然,皇权时代已是历史,现在服务型政府是方向。城市的管理者以政策号令民众,并宣称带领他们奔向美好的未来。对于管理的善意,我们不应有所怀疑。可是,谁来保证他们是全能的呢?

  《圣经》一开始就说:起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其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上帝是无所不能的。但这并不能阻止这样的看法:上帝创造这一切时,当时并没有人在现场看。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产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