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走出去不能盲目快走 上汽罗孚风波幕后的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03日 17:37 解放日报

  “上汽罗孚风波”中两位主角的关系,渐行渐远了。记者20日从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处获悉,上汽日前已经书面告知英国政府,宣布“放弃对罗孚业务的全部或部分收购”,只是“保留对破产后罗孚进行资产处置的可能”。从坦言“谈判确已中断”,到声明放弃收购罗孚,对上汽意味着,与其最初的预想相比,“事与愿违”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对此,国内外不少关注者发问:上汽究竟怎么了?言下之意,对上汽集团作为我国企
业“走出去”的一个代表,是否在“走出去”之路上因为“失算”而铩羽而归,抱有质疑。

  然而,有的业内人士却把上汽此举喻为“塞翁失马”,认为这是上汽在一次慎重“长考”后的主动放弃。

  不同评价:“痛失好局”与“成熟表现”

  “联姻”罗孚,是上汽集团试水海外资本运作的第三个大动作。在此之前,上汽在2002年参股韩国大宇,并在去年成功收购48.92%股份入主双龙。

  2004年6月16日,上汽集团与英国罗孚集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项目上展开一系列合作,并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汽考虑和罗孚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持70%的股份,上汽投入巨资支持罗孚研发新车型,而作为回报,上汽将获得罗孚的汽车技术。

  前些日子,双方的合资谈判驶入“快车道”。随着英国政府4月初派遣官员赶赴上海推动谈判,许多人已经对“联姻”在5月英国大选前完成深信不疑。

  令人意外的是,4月7日,罗孚突然停止生产,当天晚上,英国官方宣布罗孚汽车集团“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谈判顿时陷入窘境,几天后,上汽方面承认“这一轮谈判已告中断”。

  在业界许多观察者的眼里,罗孚是迄今为止中国汽车厂家遇见的最大诱惑。罗孚持有的先进发动机技术、遍布欧洲的销售网络,乃至其显赫的“贵族血统”品牌本身,都能够让它的东家一下子跻身世界车企的“名流”行列。

  在这一背景下的“谈判中断”,不免让许多关注者大跌眼镜。于是,“受阻”、“搁浅”、“失算”骤成国内一些媒体的热词,更有舆论认为上汽“痛失好局”应归咎于缺乏经验。

  然而记者发现,海外舆论尽管沸沸扬扬,媒体大多是对罗孚方面谈判中断的惋惜和无奈。罗孚方面参与谈判的人士,以及英国的一些媒体,不约而同地暗示了“不爽”的心情。更为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一边喊着“不爽”,一边又表露出对上汽的钦佩。有评论说,中国企业的决策者“现在更多地考虑经济利益,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更多考虑的是脸面上的风光”,中国企业在国际商业运作方面的“成熟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评估风险:“走出去”,不能“掉进去”

  “走出去”,有鲜花,也有陷阱。罗孚在4月7日停产并宣布进入破产保护程序的消息,印证了在这场合资谈判背后潜伏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国内分析人士注意到,对于中国企业跨出国门,世界巨头大多“鼻孔朝天”,然而罗孚这张“英国老牌”表现出的热情却“迫切得有点异乎寻常”。去年11月,罗孚单方面宣布,上汽集团已同意向其投资逾10亿英镑展开收购,很快被上汽否认;今年2月,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访华期间,再次表达了英国政府对上汽与罗孚合作谈判的关切;4月初,英国贸工部派出官员赶赴上海,与合资兴趣有所减退的上汽展开紧急斡旋,并推出1亿英镑“过桥贷款”的计划帮助罗孚改善处境,希望借助这个重要“利好”促成双方的合作。

  罗孚和英国政府对资金的渴求溢于言表,仅仅因为罗孚已是一个“夕阳企业”?

  上汽在此前对罗孚进行深入的尽职调查发现,罗孚的财务状况远比英国政府和上汽集团先前所知的要糟糕,罗孚汽车的所有者———凤凰风险控股公司将在未来两年内破产,上汽一旦收购,将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包括罗孚对宝马公司4.27亿英镑无息贷款的偿还责任,以及约4亿英镑的养老金贴补。

  记者获知,与国内一些人的揣测不同,上汽是在权衡利弊之后,主动放弃这轮谈判的。“这场合资谈判,是我们‘走出去’的重要一步。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走出去要走得稳,而不能步伐‘打飘’掉下去。”上汽集团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作决策不能拍脑袋、想当然,也不能用外行去对付内行,而要用专业来对付专业。”

  据了解,上汽在这次海外投资中采取的战术是:充分评估风险,适时出击。一方面,上汽总结了以往两次收购的经验,不再单枪匹马“出征”,而是聘用了多家顾问团,仔细探明罗孚在当地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上汽借助多家全球专业审计事务所提供的报告,详细地了解到罗孚母公司陷入资不抵债境地的事实。趋利避害,使上汽越过了“黑洞”。正是有鉴于此,有英国财经媒体发表评论说:“可以看到中国企业的国际商业运作机制正在走向成熟。上汽应该感到幸运的是,即使有英国政府方面的迫切要求,最终也没有让中国政府包办这场‘联姻’,干预其中甚至代为拍板。”

  专家提醒:“走出去”也要避免“形象工程”

  随着上汽“罗孚风波”渐渐地尘埃落定,我国的有关专家将其称之为上汽的“罗孚实验”,其中所蕴含的启示是:在“走出去”的行程中,应当清醒地、而不是盲目地鼓励企业快步走出国门。

  近些年来,“走出去”成为国内一些大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仅仅去年下半年以来,对资本项目放松外汇管制的一些政策陆续出台后,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大举“出手”。作为最新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国网在今年春节前不久正式宣布,成功收购香港电讯盈科20%的股权。去9月份,上汽集团以近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同年12月,集团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交易总金额达17.5亿美元;不久后,冠捷科技以3.58亿美元收购飞利浦的全部显示器业务与低端平板电视的外包业务

  毫无疑问,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企业只有“走出去”,才能不断壮大自己,勃发新的生机。但是正如一些研究人员所说,“走出去”绝对来不得“硬指标”,搞不得“形象工程”。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一场涉及“收购热”话题的研讨会上,透露出一个令人深思的数字。一些著名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企业60%~70%的合并案例是失败的。其中,3/4收购企业的股价表现下降了20%以上,仅36%的企业能维持其收入的增长;当两个旗鼓相当的企业合并时,67%的中国企业无法获得交易时被夸大的效益。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戴国强教授对记者说,以往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会出现两种扭曲的形式:一种是贱卖,国内能卖30美金的衬衫,到了国外只卖5美金,自跌身价,只是为了打出一个“产品大步迈向国际市场”的名号;另一种是企业的“形象工程”,甚至演变成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本地区在一年里有多少企业大步走向国外,多少个国内品牌“不断向国际挺进”,都成为用来显示政府工作成绩的“参数”,由此,一些政府就给“走出去”的企业下达“硬指标”。

  戴国强指出,这两种做法本质上都是计划经济的遗痕,不仅不是“以专业对付专业”,而且是“用浮躁代替理智”,以主观背离规律。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认为,从目前看,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的一般是弱势企业,后者要么即将退出市场,要么业务规模大但利润率低,这说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才刚刚起步,以其整体实力还未到大规模推进的时机。然而,目前实施海外并购的国内企业相当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在作出并购决策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国有企业领导人出于政绩考虑,可能更多注重在任期内完成并购,而对其他问题考虑较少。”“中国企业在跨出国门时,要避免‘惊险的一跳’。这正是上汽的‘罗孚实验’带来的启示。”戴国强说。

  (新华社上海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罗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