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观察杂志:中国造汽车试水内销转出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9日 17:09 《全球财经观察》 | ||||||||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日渐过剩的产能,让身处中国的汽车企业把目光瞄向了中国之外的市场 文|杨晓宇 “我这次想来获得关于汽车出口方面的信息,并且能够与上海的汽车厂商进行沟通交
这位汽车经销商是第一次到中国来,很兴奋。他是Tynan’s 集团公司主席,该集团在美国克罗纳多州和古巴哈瓦那有三家汽车销售公司,经营SANTANA、ISUZU、NISSAN等品牌。他觉得中国市场是一个正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国汽车品牌的潜力也正在增长,自己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中国将会成为针对全球市场的出口国。”亚汽资源公司(Automotive Resources Asia Ltd.)总裁邓凯(Michael H. Dunne)预测。 参加会议的许多外国汽车经销商也都向《全球财经观察》表示了同样的想法,他们把美国梦幻汽车公司(Visionary Vehicles)进口奇瑞公司汽车的事情当作模版不断提起,认为中国汽车的出口将会成为未来的可能。 2005年年初,奇瑞汽车公司(Chery Automotive)表示,计划在2007年或2008年向美国市场出口小型车,销量达到25万辆。而华晨中国(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 Holdings Ltd.)则希望最早于9月份将“中华”轿车引入到德国。当时,中国媒体认为,这是中国自主品牌走向海外的第一步。 然而,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对于更多曾经涌入中国市场参加“淘金热”的跨国企业来说,在全球钢材、石油涨价的情况下,中国正在由一个最大的汽车市场开始向“兼职”成为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的角色转变。“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淘金热已经结束,”大众汽车(Volkswagen AG)首席执行官毕睿德(Bernd Pischetsrieder)在4月21日汉堡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 “未来10年,中国会成为世界上制造成本最低廉的国家。”邓凯说。 在4月20日的上海汽车展上,戴姆勒-克莱斯勒 (DaimlerChrysler AG)宣布,克莱斯勒(Chrysler)子公司计划在中国生产供美国市场销售的紧凑型轿车。同时,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也公开表示中国合资公司将从下月开始生产紧凑型轿车,初步打算每年出口大约5万辆这种车到欧洲。 《华尔街日报》认为,其中一个目的是吸收中国过剩的产能。 在“2005年汽车产业投资峰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认为由于中国细分市场中消费地区差异性极大,导致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供应量大,马上出现过剩”的情况。“由于许多轿车生产能力将在2005年乣2006年形成 (500万辆左右),而轿车市场的增长速度相对稳定,比较容易造成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过剩。”他说。 从2005年1月乣2月累计产销量情况来看,汽车产量为73.92万辆,比同期增长0.96%,然而销量却仅为68.45万辆,比同期下降了6.94%。“在中国很容易产生生产过剩的问题。”邓凯说。 中国汽车市场逐渐向全球化市场融入的过程中,残酷的价格战、产能过剩以及利润下滑是目前在中国的汽车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华晨宝马汽车公司总裁施润博表示,目前一直对南非、日本都有出口。东风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中村克己在被问到是否会向欧洲出口的问题时,说:“有这个可能性。”他表示,目前正在考虑东风品牌的出口,目标市场是非洲、南美、东南亚国家。 汽车“中国制造”,似乎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积极推进的发展趋势。但是,国内的许多业内人士则对其中的中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表示了担忧。 伊迪达设计公司中国首席代表黄坚对《全球财经观察》说:“国产汽车走向国际市场,比如奇瑞,除了认证方面的问题之外,还有研发。如果撇去研发不管,只能追求短期冲入市场,而不可能长期占据国际汽车市场。” 他们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面临一个障碍,即它们进入西方市场时没有本田和克莱斯勒这样著名品牌的信誉。这意味着它们可能将比日本汽车制造商在1980年代大举进军海外时面临更多困难。而且,相对于20年前,中国汽车制造商将面临更严格的安全、环境和燃油效率标准。事实上,在目前中国汽车出口的目标市场中,非洲、南美与阿拉伯地区等是主要市场。 因此,尽管都是“中国制造”,但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品牌所面临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奇瑞公司出口北美的销售商是‘梦幻公司’,”民族证券汽车分析师曹鹤担忧地说,“也许,对于奇瑞公司来说,可能只是‘梦幻’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