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电力:调头趁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18:01 《全球财经观察》 | ||||||||
出于自身对电力投资过热和对国家宏观调控可能来临的判断,惠明集团开始调整投资思路,不再投资新的水电站 文| 张衍阁 发自杭州 “我们公司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并且相应对我们公司的投资战
卢彬将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对国家宏观调控带来的机遇的把握。“对,是机遇,”卢彬说,“对于那些盲目投资水电的投资者来说,宏观调控会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而对于有着多年水电运作历史的水电企业来说,宏观调控孕育着机遇。” 此时,电力投资过热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今年,发改委收到全国各地要求建电站的申请,其申请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4.5亿千瓦,而在此之前50多年里全国电站的总装机容量才4.4亿千瓦。”3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提到这样一组数据。 1995年的任平,靠着生产卫星电视接收器和小国旗底座,刚刚赚取了他的第一桶金。而就是在这一年,国家开始明令禁止私自安装卫星电视接收器,这个行业事实上也就失去了终端市场。惠明集团总裁任平创办的年轻的企业不得不开始寻求主业的转型。 正是在这一年,此前处于国家绝对垄断状态的中国电力行业开始允许外商投资电力项目。同时,地方和民资也开始被允许进入电力行业。任平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任平一出手就是大手笔。1995年,他在家乡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投资了作为浙江省重点投资项目的景宁白鹤水电站。该电站装机容量为3.3万千瓦,总投资2.3亿人民币,年发电量为1亿千瓦时,当时被称为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民营水电站。 现在,惠明水电投资的足迹遍及浙江、湖北、安徽、江西、贵州和广西等省区,已建成发电的水电站的装机容量超过17万千瓦,正在建设的也超过30万千瓦,已经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民营水电投资开发企业之一。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新投产的项目,开始考虑调整公司战略。”卢彬说。这当然是出于对电力投资过热的担心。电力投资过热的苗头早在2003年上半年任平就已经发现,并且为此撰写了《警惕西部小水电投资过热》一文。 警惕投资过热 也许有一组数据能够反映前次宏观调控之前的电力投资的态势:在任平回到家乡景宁创业的1994年,全县只有小水电站43座,装机容量仅为3.15亿千瓦,发电量1亿度;2001年,该县已经有105座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9.5万千瓦,发电量3.74亿度;2003年,景宁的发电量已经达到4.5亿度。 “现在千军万马都往电力投资上面挤,很多景宁人都开始砸锅卖铁炒水电了,这种‘全民投资小水电’的现象非常危险,在全国各地一些企业投资水电破产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卢彬说。据他介绍,现在光一个景宁县就有4000多人在外面办水电,在国内可说是哪里有水资源哪里就会有景宁人。因为目前浙江的水资源已经开发完毕,浙江人只能到外地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办水电。但是很多人是盲目投资,因为不同于浙江,外地很多地方输出线路长,电价低,市场不规范,并且有“关起门来打狗”的现象存在,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投资就难以收回。 “国家5大发电集团公司也将战略制高点放在中西部,并已在中西部燃起了激烈的资源争夺战,我国西部的一些主要江河已经被他们瓜分完毕。”任平在《警惕西部小水电投资过热》一文中指出,“而作为浙江民营的投资商无论从自身的实力和经验均无法与国家5大发电公司形成竞争,只能参与一些地方立项的小水电的开发。西部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引进投资商,在项目包装阶段往往承诺一个虚高的电价,而实际上西部的小水电站单位千瓦投资与浙江相差无几,其投资回收期与浙江却无法相比。” 在卢彬看来,虽然存在如此风险,但投资者仍然趋之若鹜的原因在于:虽然一般来讲水电项目的特点是建设周期长,投资短期效益差,长期效益好,但是几百千瓦装机的小水电投资却不大,有几百万就行了,一两年投资就可以收回,属于短平快项目;同时水电回报稳定,回报时间长,并且电价越来越高,水电也不存在原材料紧缺的问题;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也是睁一只眼闭一支眼,不存在什么批准不批准的问题。 据一位电力业界的资深人士介绍,由于近几年国家的大规模缺电,各地也都在上小火电,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但是由于煤价上涨,很多电厂建好以后不能发电。在他看来,国家目前的缺电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缺电:“由于煤炭价格上涨,以及运输费用的高企,很多国有电厂不肯发电,而电网的被垄断以及各行政区域之间的条块分割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这位资深人士说。 2003年10月份之前,惠明集团的目标仍然是准备做大,想要在3到5年内做到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而之后出于自身对电力投资过热和对国家宏观调控可能来临的判断,惠明集团开始调整投资思路,仍然要做水电,但是不再投资新的水电站,而是从2004年上半年起开始发展水务,即城市供水等。同时开始考察一些前景好的水电站,打起收购的算盘。“有很多水电站已经基本建设好,只要调试一下就可以发电,但由于宏观调控以来的银根紧缩而交不起上网的600万费用或者机组的欠款,而只能搁置下来。”卢彬说,“有些这样的电站已经找上我们,请求惠明接收他们,现在公司正在忙于筛选这些电站,有好几家都在运作过程当中,这些电站分布在福建、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有的已经付了定金,有的已经签订了初步协议;同时惠明自己内部的水电站运作得不好的也准备转手出去。” “我们预计到2007年中国将会出现电力过剩的高峰,届时将会有大批电厂倒闭。”惠明集团高层的这种判断绝非危言耸听。 投资方向转型 考虑吃进前景好的水电站的同时,为了让2007年的小水电的“关卡”变成机遇,惠明集团也在探索着其他的投资领域。惠明开始将一些效益不好的项目停掉或者转向其他行业,并且开始做一些中短期的项目。 同时,惠明也在积极进军与电力相关的产业。据卢彬副总裁介绍,惠明看中了一个生产一种高能耗的特种钢产品的企业,该产品可以跟宝钢和一家日本钢铁企业配套,并且有着自己的专利。但由于这家企业处于缺电的浙江千岛湖地区,无法正常运转。目前,惠明正在跟这家企业谈合作,将企业搬到惠明的一家电站旁边,解决惠明自身电力的利用问题。 而为了抵御宏观调控可能带来的风险,更好地跟国有大型发电企业竞争,惠明也在试图发展“同盟军”。“这是今年出现的非公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趋向,”卢彬说,“现在浙江有很多希望投资水电的游资,比如有些房地产企业有了剩余的资金,正在寻找其他回报好的投资出路,由于缺乏水电运作经验,出于减轻自身风险的考虑开始在寻找合作伙伴,惠明正在考虑跟这些企业合作,‘抱团取暖’,打造民营企业的‘托拉斯’。” 在卢彬看来,国家的宏观调控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地方的宏观调控对国有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民营企业则提高了门槛。“国家真正做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一视同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他说。 事实上民营水电企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有大型发电企业,今后还要面对可能进入中国的国外电力巨头的竞争。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一定要有规模。但是竞争显然不会等到民营企业靠自身发展形成规模优势的那一天来临。这种情况下,借助外力当是一种顺理成章的选择。 在浙江的水电资源开发完毕、全国的资源也已被瓜分的情况下,惠明集团也将触角伸向了海外。但此时进军发达国家显然不是明智之举,惠明选择将目光投向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东盟国家。据卢彬透露,目前惠明集团已经有意向在缅甸投资18个水电站。2004年底和2005年初,惠明集团副总裁卢彬、总工程师金文志等一行代表公司到缅甸进行了项目考察,并且与缅方签订了投资1.87亿美元的水电项目协议书。 对于众多已经或者即将身陷水电泥潭的中小投资者来讲,要想在宏观调控中灵活转身,显然需要具有高超得多的生存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