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房价仍呈上涨趋势 专建建议遏制之举需快出重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00:06 人民网-市场报

  本报记者 李忠峰

  房价仍呈上涨趋势

  4月24日,记者来到了北京东五环外的一个叫主流柏阳景园的楼盘。此楼盘为9月份入住的准现房,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做市政配套工程,现均价4660元/平方米,比年初还是
涨了300多元。“如果你买房赶紧买,二期开盘价格估计要定到5700元”,高小姐说。

  售楼小姐的话并非妄言。记者循着房展会上的楼盘线路图,随后又咨询了东南西北不同区位的多个楼盘,没有一个价格下降,多数均确定还要涨价。

  事实上,一季度北京市商品房平均售价已达每平方米5212元,比去年同期上涨约11.2%,且四环以内平均售价达到了7795元/平方米。

  房价上涨趋势不仅限于北京。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房屋销售价格平均上涨9.8%,其中,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10.5%。土地交易价格上涨7.8%,其中,住宅用地价格上涨9.6%。分地区看,在35个大中城市中,有8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

  此外,有业内人士预言,受国际市场铁矿石涨价影响,普通商品房价格还将上涨2%—5%左右。

  新房贷难挡多方博弈

  一个多月前,房贷第二次加息后,土地、税收、财政等部门也相继表示有新政策出台,希望几方面共同努力,调控我国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然而,事实并未遂人愿。一位业内人士形象的把抑制房价的举措称作“雨点”,但更多的还只能算是“雷声”,房地产税等“组合拳”中的一些招法还是只闻其声,未见其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尹中立博士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来自利益集团的强大阻力。在与房地产有关的利益集团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地方政府。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表现出了强烈的中国特色:它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从表面看,部分地方政府的行为是为了政绩,但除此之外,也并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为小集团的利益提供了空间,因为在已经查处的关于官员腐败的大案要案中,与房地产无关的几乎没有,这绝对不是巧合。

  北大不动产研究中心的一位博士对记者分析,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干预,既定的住宅用地在“以地生财”的冲动下,最大的可能是“高档商品房用地”挤了“经济适用房用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2005年房地产蓝皮书》透露:2004年,从商品住宅的投资类型结构看,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继续下降,由2003年的6.13%下降至4.61%,为1998年以来最低。

  此外,房产投机还存在巨大市场,这些也在推动房价上涨。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认为,按照国际惯例,一个城市投机房的比例在8%-10%是比较合适的。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房产投机比例已达到20%以上,可见房产投机对房价的高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出重拳不宜迟缓

  部分业内人士的建议是,遏制房价还需出重拳。

  “我国的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切实负起稳定住房价格的责任。”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博士认为,除了正常的金融、税收政策之外,要有效遏止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调整政府官员的业绩考核标准,将公共住房保障制度的落实情况列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中,就像抓计划生育那样抓住房问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司长也表示,目前房地产业存在着结构性问题。因此,政府要加快建设普通商品房,使商品房主要成为居住商品而不是投资对象。如加大力度建设普通商品房;多建设一些廉租房,使“居者有其屋”;控制住房面积等。郑京平还表示,政府应鼓励为住而买,限制为投资而买。在发达国家和其他市场经济国家,有30%-40%的居民租房居住。我国可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实施不动产税,提高投资购买型的交易税,采用经济法律手段来转变居民的观念、购买行为和方式。比如,对房地产转让征收高比例的所得税,让从事投资性买房的人无利可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室主任易宪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房价不断上涨,加息还应该继续下去,直到房价达到买卖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平衡点。“另外,开征房地产税也是调整房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易宪容说,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开征房地产税已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市场报》 (2005年04月26日 第一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房价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