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企业家》2005 > 正文
 

外资觊觎的逻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 18:30 《中国企业家》

  本土饮品企业的资产、资本和业务结构使它们容易成为境外大资本的袭击对象

  文/冀书鹏 姚文祥

  如今王志东与何伯权已经消逝在了人们的视线之外,但自那时起,本土饮品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一样,资本与创业者之间的博弈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于今尤甚。饮品行业为何容易
诱发控制权之争?资本尤其是境外资本控制本土企业的动机何在?资本与创业者之间的竞合模式将会如何演变?这些话题因蒙牛、哈啤、光明以及汇源等热门关键字而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专业财务顾问的视角出发,力图用数字揭示本土饮品行业正在上演和将要上演的企业控制权游戏的基本逻辑。

  乳制品、啤酒和软饮料的物理形态、工艺过程、分配渠道和顾客群体比较相似,我们把这三个子行业归集为饮品行业。出于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方面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内地14家上市公司作为饮品行业财务量化分析的素材库(见表1)。此外,在分析外资参股或控股模式、企业控制权转移方式等定性问题时,我们把一些非上市公司纳入考察范围(见表2)。

表1:内地饮品上市公司列表
代码 名称 所属行业 总股本(万股) 流通股(万股) 总市值(元)

000729 燕京啤酒 食品、饮料 67599 19577         8314726913

600597 光明乳业 食品、饮料 104189 24000        6095071476

600600 青岛啤酒 食品、饮料 106000 60685        5780377500

600887 伊利股份 食品、饮料 39126 25771         5422932734

600073 上海梅林 食品、饮料 32400 12000         2928960000

600132 重庆啤酒 食品、饮料 25631 7800          2486187600

600300 维维股份 食品、饮料 33000 10000         2296800000

600429 三元股份 食品、饮料 63500 15000         1866900000

600573 惠泉啤酒 食品、饮料 25000 6300          1657500000

600090 ST啤酒花 食品、饮料 36792 17412         1287708261

000848 承德露露 食品、饮料 25925 9100          1200327500

600537 海通集团 食品、饮料 23003 7000          908634300

600238 海南椰岛 食品、饮料 16600 7400          687240000

000929 兰州黄河 食品、饮料 16498 7560          559268640

注:表1中总股本、流通股和总市值数据采集时间点为2005年4月8日

 


表2:本土非上市公司收购及参股情况

公司简称    收购时间   收购方    比例(%)       总价

哈尔滨啤酒  2004年7月  美国AB     100      580000万元

珠江啤酒    2002年11月 英特布鲁    24      1950万美元

粤海啤酒    2004年1月  喜力        21       24700万元

大理啤酒    2003年6月  嘉士伯     100       22000万元

华狮啤酒    2002年底   嘉士伯     100        8500万元

浙江开开    2002年11月 英特布鲁    70       3500万美元

乐百氏      2000年3月  法国达能     60          不详

拉萨啤酒    2004年12月 丹麦发展中国家工业基金会 17 不详

  本土饮品企业之所以频频引起外资觊觎,无疑与该领域较早市场化有关。在内地,牛奶、啤酒和软饮料作为常用消费品乃至必需品是近十几年的事,这就使得该领域较少受到传统计划体制的约束。我们查阅了中国入世时市场开放时间表的承诺,未发现有关于饮品行业的针对性规定。资本进入方面的条款则显示,中国承诺自2001年起放开在一般制造业中关于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而2004年起,外资在一般制造业的分销环节亦将不受限制。


表3:2004年本土各行业资产结构列表
行业 现金等价物  营运资产   固定资产  应收  存货    应付 合计

电子 15400       26600       28000    31400  23200   56600

机械 28000       32100       19800     71300 (19400) 45700

金属 48700       51200       28700    125000 (45100) 219000

服务业 23600     16500       14400     25500  5400   104000

石化 18200       21700       20500     32800  9400    99800

饮品 28700       44500       12900     17800  39600   24200

IT 23400         25500       17600     43500   (400)  160000

医药 17200       20000       15000     30200   4800    47700

 


表4:2004年本土各行业资本结构列表
行业 短期借款 长期资本 长期资本净值 长期负债 股权资本 合计

电子 21700     9010       65400      74410    17810

机械 16700     4540       63200       67740   22040

金属 40000     60100      186000      246100   27100

服务业 27000   11900      85000        96900  (7100)

石化 26400     17900       81300       99200  (600)

饮品 16800      3700       75100       78800   54600

IT 22100       31200       90100       121300 (38700)

医药 18600      5600      54500         60100  12400

表5:2004年本土各行业盈利分析列表
行业 净资产 资产    销售   资产   权益    收入 主营利润   净利润
     收益率 净利率 净利率  周转率 乘数   (万元) (万元) (万元)

电子 7.16%  5.15%   1.70%  3.03   1.39     291185    43678  4952

服务业 (11.08%) (-5.08%) (-4.27%) 1.19 2.18 100488   35171 (4290)

机械   6.97% 3.11%   6.02%  0.52  2.24      147832    22175 8903

金属   8.06% 3.82%   4.20%   0.91 2.11      303610    45541 12762

石化   3.81% 1.69%   1.29%   1.31 2.26      558097    83715 7177

饮品   13.66% 7.64%  3.34%    1.79 2.31     127214    31804 4250

IT     12.03% 7.57%   5.37%   1.41 1.59     202147    30322 10850

医药   29.01% 12.04%  9.13%   1.32 2.41      103796    36329 9474

  宽松的投资和市场环境是吸引外资进入的外因,但更本质的因素在于,本土饮品企业的资产、资本和业务结构容易成为境外大产业资本的袭击对象,当然,这种袭击有时是温和甚至善意的。

  从表3可以看出,与其它制造业相比,饮品行业资产结构有一个突出特征:营运资产规模大于固定资产规模。这一特征有两个重要的经济含义:一是饮品企业的盈亏平衡点较低,净利润随销售量的波动不会太大;二是饮品投资进入和退出壁垒相对较低,这意味着业内容易形成地方品牌割据的格局。这种资产结构的特征确实有助于解释上世纪90年代本土饮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的局面。但另一方面,进入门槛低往往意味着竞争的无序性。这点在上世纪90年代末表现得非常突出。1980年以前,全国软饮料年产量不足30万吨,到1996年产量已达883.8万吨,2000年产量1491万吨。20年间25.7%的复合增长率使中国饮料行业由短缺走向了结构性过剩,结果是产品同质化严重,此后,本土软饮料企业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行业重组,数以千百计的品牌销声匿迹了。

 

  境外产业资本正是在此行业重组的过程中杀入本土市场的。外资最初的切入点是在内地市场上主推自有品牌产品,旋即发现围剿众多地方品牌的成本过高。两个典型的例子是达能主推“达能”乳制品和AB主推“百威”啤酒,这两个品牌至今仍没能进入内地销量前列。在2000年前后,外资调整了进攻策略,以资本进入取代产品进入。此后,外资在资本、运营管理和品牌推广方面的优势资源开始显现出来。表3显示,营运资产管理是饮品企业提升绩效的重头戏,饮品所涉及的原料和产成品都属于易腐物资,从材料采购到生产再到出货的周转速度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为了保证奶源、水源、果汁原料以及啤酒花地供应,外资开始有计划的筹谋原料基地。因为同样的原因,他们试图调整工业布局,以便就近获得市场通路。当然,纵向一体化行为还是主要通过收购本土企业来实现的。这段时间本土乳制品和果汁企业鼓吹的“公司+农户”和“轻资产运营”模式背后都不乏外资的身影。但是,“轻资产”绝不意味着资本密度的降低,恰恰相反,纵向整合模式的推广标志着本土饮品企业由劳动密集转向资本密集的开始。表4显示,饮品行业的长期资本净值是样本行业中最高的。而长期资本净值高低关系到企业能否把握新的创新方向或投资机会。显然,饮品行业这么高的长期资本净值储备并非旨在维持当前业务地位,纵向一体化才是真正的动机。

  饮品行业的“速度经济”特点和“资本密集”特点,这就是外资克服内地饮品行业地方割据藩篱的逻辑。表5显示,饮品行业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13.66%,排在一般制造业第二位。销售净利率位居倒数第四,资产周转率居第二,权益乘数居第二,三者之积为净资产收益率。而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分别代表运营效率和财务杠杆,可视为速度经济和资本密集在饮品行业中生根的佐证。时至今日,境外产业资本已经按照其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内地饮品行业立下了行规:要在这个行业立足吗?照我说的去做;你只能选择作为我的一个工厂;或者作为一个小小不言的挑战者,装点我的舞台(参见表6)。

 

表6:部分饮品企业外资渗透情况列表

名称     外资名称   资本性质       比例   控制力度   交易总额

大理啤酒   嘉士伯    专业化产业资本  100%    全资    22000万元

华狮啤酒   嘉士伯    专业化产业资本  100%    全资     8500万元

哈尔滨啤酒 美国AB    专业化产业资本  100%    全资   580000万元

浙江开开  英特布鲁   专业化产业资本  70%  绝对控股  3500万美元

乐百氏    达能亚洲   多元化产业资本  92%   绝对控股     不详

重庆啤酒  苏纽啤酒   专业化产业资本  39%   相对控股  105000万元

蒙牛乳业 摩根斯坦利等 金融资本       32%     相对控股 21600万元

青岛啤酒 美国AB   专业化产业资本  27%   第二大股东+ 141600万港元战略联盟

珠江啤酒 英特布鲁   专业化产业资本    24%            1950万美元

粤海啤酒 喜力        多元化产业资本   21%            24700万元

拉萨啤酒 丹麦IFDC     产业投资基金    17%            不详

海通集团 德国DEG      金融资本        10%             5764万元

光明乳业 达能亚洲    多元化产业资本   9.7% 第三大股东 27180万元

  (作者为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分析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饮品企业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