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名牌产品来自市场认可 政府评选品牌为越俎代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 09:57 经济观察报

  4月10日下午,北京律师张显峰向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及国家质检总局公开致函,希望取消“南极人”保暖内衣等问题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对中国名牌评选是“扶优”还是“扶劣”,提出质疑。同时,行政法权威张树义教授也对该评选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今年的名牌产品评选目录中,上届的名牌“南极人”保暖内衣继续保留了中国名牌称号。但据今年3月21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抽查报告称,上海南极人纺织品发展有限
公司生产的“南极人牌”棉绒内衣色牢度不合格。

  中国名牌评选的背后,是政府信誉的担保,有关部门进行每年一度的名牌评选,正是基于对中国名牌认证的“质量”的自信,也是对政府信誉的自信;职能部门相信:被评选为中国名牌的产品,必然地获得了政府信誉的担保。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选择那些“名牌”产品,也是因为相信“名牌”符号背后的政府信誉。

  可是,“中国名牌产品”居然产品不合格,这消息固然会对这类“中国名牌产品”产生危机,更会危及政府信誉。

  政府严格监管就意味着要参与到“中国名牌产品”的市场化评选过程中么?“名牌产品”是知名度与美誉度、商品质量与广告促销等的结合体,最终来自市场的认可才是惟一。

  由于市场的瞬息万变,“名牌”的内涵与外延也不断发生变化,挑剔的消费者也在不断重新对“名牌”进行选择,它完全可以由市场自发秩序来完成更迭交换,内部换血,而无须通过政府来不断进行“名牌”认证。事实上,政府也无力做到对数以百万计的商品进行实时比较,挑选出其中的“名牌产品”。

  所以,政府信誉不可轻用,政府信用是保证市场中处于信息不对称弱势位置的消费者的权益后盾。消费者对其的依赖程度,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而与日俱增。这就是政府信誉的威力,也最容易造成政府信誉的双刃剑效应。一旦有产品披上国家信誉认证的外衣,干出种种坑蒙拐骗之事,它所造就的对市场的破坏,对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就远比那些俗称的假冒伪劣产品更甚。

  所以,评选“名牌产品”不是政府职能机构该做的事情,越俎代庖,最终只会让政府职能机构付出更大的代价。

  (四川 安平)

  (以上来论不代表本报观点)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名牌产品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