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远洪
自2月下旬中国钢铁企业被迫接受巴西淡水河谷(CVRD)铁矿石公司涨幅高达71.5%的价格要求以来,中国钢市一直处于涨价恐慌之中。面对此景,我们常常将怨恨的目光投向索要高价的国际铁矿石巨头,却忽视了对中国钢铁产业自身的反省。
中国在成为钢铁产量第一大国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了铁矿石进口需求最大的国家,却没有争取到相应的资源控制权和贸易定价权,以致中国钢企在国际谈判中,毫无主动权,只能任人宰割。
而定价话语权的缺失和承受涨价能力的虚弱又是根植于中国钢铁产业内部的。
一个国家钢铁产业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钢铁产业集中度的高低。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阿塞罗年产量为4000万吨;韩国的浦项制铁在韩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而日本的新日铁、JFE几乎垄断了全日本的钢铁制造。与此相比,中国目前的钢铁企业近千家,且多为中小企业,而生产规模达500万吨以上的只有16家,位列前三强的产量总和也只占中国钢铁总产量15%左右。显然,产业集中度过低和粗放式生产就是中国钢铁业的现状。
同时中国钢铁产品结构不合理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钢铁总体供给虽呈过旺趋势,但产品仍以粗钢为主,在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方面,我们仍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铁矿石涨价给中国钢企带来的负面影响要远远超过日本、韩国这些以生产高端钢材产品为主的国家。
在国际矿石贸易方面,对国外矿山资源的控制权往往能决定对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而中国的情况是,钢铁业对进口铁矿石的依赖日益上升,却没有形成真正的钢铁联盟,许多钢铁企业都是散兵游勇,一遇到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就各自为战,以致全体吃亏。比如,在与印度进行铁矿石交易时,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自己的企业抬高了矿价。尽管目前大家已意识到此问题,并在积极改进,但短期内难有收效。而与中国相比,日本一直积极收购国外矿山,因此它可以轻易地依靠矿山收益消除铁矿石涨价的影响,对于不少日本钢铁企业来讲,矿石涨价风波也只不过是把银子从左手换到右手的游戏而已。
由此可见,我们尽管拥有世界第一的钢铁产量,但钢铁产业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与发达国家钢铁巨头相比,中国的钢铁企业只能用“虚胖”来形容。而消除“虚胖”逐渐强壮的过程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当然,产业升级总是发生在阵痛之后,钢铁产业也不会逃脱这个经济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