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自然资源消耗 局部利益必须服从全局利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2日 14:41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吕政 针对中国目前资源紧张的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在积极寻找“药方”。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源性产品供不应求是个价格机制问题。只要提高能源、原材料价格,或者由市场自发调节其价格,就会抑制需求,使供求关系自动地达到平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大进大出,进口能源、原材料来弥补国内资源性产品供给不足的缺
从经济学理论上看,上述两种观点是对的,但不应把这一理论绝对化。无论是价格上涨还是扩大进口都是有条件的。当国内能源、原材料价格超过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时,将会使我国工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进而影响到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扩大能源、原材料的进口,无疑是解决国内资源不足的重要措施,但它要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化的制约。 与2000年相比较,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了80%,铁矿石价格上涨了一倍以上。按目前年进口1.2亿吨石油计算,我国每年用于进口石油的外汇支出增加了200多亿美元。很显然,它将直接使我国经济发展付出更高的成本。所以,降低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品的消耗,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的一项紧迫性、战略性的任务。 降低自然资源的消耗,需要依靠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多方面的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服务业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消耗资源少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从过去的每桶3美元急剧上涨到11美元一桶,使完全依赖进口能源的日本经济受到巨大影响。日本的产业部门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从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导转向机械、汽车、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不仅顺利地渡过了能源危机,而且改善了国际贸易条件,增强了出口工业品的竞争力。 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是降低资源消耗的重要途径。在需要大量消耗能源、原材料的重化工业,例如,发电、石油化工、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水泥等行业,大企业的技术经济水平要高于中小型企业。我国发电用煤消耗,全国平均为400克/KWh,而采用大型发电机组的煤耗平均为320克/KWh。如果全国都能达到大型发电机组的技术水平,一年就可节省25%的发电用煤,即2.7亿吨标准煤。再如,全国钢铁行业的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20%,吨钢平均耗水15吨,是国际先进水平的3倍。只有宝钢等少数大型钢铁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保护环境,在宏观调控中,严格限制中小型钢铁厂、发电厂、水泥厂、电解铝厂、炼油厂的新建是完全必要的。以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为出发点,才有利于全社会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