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汽车业存活在政策和市场缝隙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08:4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本报记者董沛 奥克斯的退出,带来了一场争论:“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是否真的缺乏市场竞争力。”与奥克斯同时进入汽车市场的浙江吉奥汽车也站到了风口浪尖 就在2005年春天来临的时候,一年前几乎同样这个季节,扛着“汽车行业暴利终结
2004年三季度,已和南汽合作生产出“西雅途”轿车的波导公司从南汽撤资,成为国内第一家正式撤出汽车生产的行业外企业。 2005年1月18日,夏新电子召开董事会,决定撤出对汽车行业的投资,距信誓旦旦高调宣布斥资1.75亿元与南汽合资成立南京君达汽车车身有限公司不到一年时间。 与此同时,亦有消息称,美的方面在最近的调整中,也将汽车业务排除出一线阵营。 一时之间,风云变幻。一年前,民间资本大举进入汽车业的风光场面一去不返。在坊间的评论中,民企汽车行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声音也一浪高过一浪。 奥克斯退出的背后,是对“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是否真的缺乏市场竞争力”的置疑,与奥克斯同时进入汽车市场的浙江吉奥汽车也站到了风口浪尖。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浙江吉奥汽车公司董事长缪雪中。 市场决定进退 记者:请问你对奥克斯退出汽车制造业怎么看? 缪:首先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市场从来都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在市场中,无论是进入还是退出,都是企业正常的市场行为,都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上讲,不论怎么说,退出都意味着奥克斯在汽车业投资的失败。当然,仅仅一年多,就出现这样的结果,应该讲与企业市场进入的先期准备有很大的关系。至于奥克斯具体失败的原因,虽然是同行,但我不了解其具体情况所以不好讲。 但至少对我们吉奥来说,无论是来自政策、还是来自市场环境方面的因素,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和详细的研究。我想,这是我们目前还能够坚持,并保持上升势头的主要原因。 在政策缝隙中生存 记者:不仅是奥克斯,目前有一批民企都已经或正在准备退出汽车业。这是不是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呢? 缪:我看到的报道是,奥克斯退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拿不到轿车生产牌照。他们已经在生产SUV和皮卡了,为什么就不能把这个市场做得尽可能好?实际上,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恰恰是轿车市场,虽然它的需求量最大,但是另一方面,它的竞争也最激烈。 吉奥与他们(奥克斯、波导、夏新电子)还是有区别的,吉奥从一开始就把汽车作为主业来做,我们别无退路,而他们有自己的主导产业,投资汽车只是一种多元化发展。还有句话叫隔行如隔山,我认为要做好一份事业是应该全身心地投入。 这批民企进入汽车业是2003年,正是中国汽车消费的井喷期,大家只看到冰山一角。可在2004年汽车市场急转直下,出现了汽车消费的低谷,如果对市场的变化没有充分准备就很难承受。 吉奥的核心团队都来自中国成功的民营汽车企业,对市场有着充分的准备。以吉奥来说,我们目前每月的销量在1200辆以上,并正处于一个明显的上升期。按这样的势头,我相信吉奥能够实现年销量18000辆的目标。 还是那句话,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无论是哪个行业,过去大部分都是在产业政策之类的政策缝隙中生存和发展的。这种市场环境,应该说是在进入市场时就已经料到了的。不要指望它有太大的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和我们所针对的那个市场。 记者:这样说来,你很看好SUV和皮卡的市场? 缪:是的,当然我也只能看好这块市场。但实际上,这块市场很大。我坚信,我们的市场目标是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这是发展中的中国的最大市场。对于这部分市场最普通、最大多数的群体来说,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他们更注重车辆的适用性,汽车对他们来说,既是生活必需品,亦是生产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他们来说,SUV和皮卡更实惠,也更适用。目前我们的市场销售情况也正在验证着这一市场分析。 民企更接近草根阶层 记者:按你的说法,民企造车依旧有生命力? 缪:当然有,而且还很强。民企依旧是中国汽车市场最主要的搅局者。其实,同样是奥克斯退出事件,假如你换个角度看,它退出的坚决是不是也说明了一些问题?我们的国有企业在这样的决策上,会不会有它这样的果断?我想,这就是民企的实力和生命力所在。 可以这样说,中国民营企业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它们比国有企业拥有更灵活多变的市场策略,以及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公司治理结构;它们比国外行业巨头更能够对最广大用户群的需求和利益做出判断,它们的产品实用而不花俏,因为民营企业比这些国外的大公司更接近草根阶层。 从这个意义上看,奥克斯退出汽车业并不意味着民企造车的覆灭,竞争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