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利宏
“温州鞋”出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被烧过、被扣过、被没收过,从西班牙到俄罗斯,甚至包括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南美和非洲国家,温州鞋确实曾经声名狼藉。有人指责,温州鞋低价抢市场损人利己,“温州模式”的国际化竞争出了问题,要反思、要检讨。
但无论如何,这一次却不是“温州鞋”的错。
考察中俄“灰色清关”这种制度安排,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市场的伟大。“温州鞋”不过是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本身低成本的竞争模式很难花大价钱去竞争渠道优势,自身又还没有达到专业化分工的外销模式,于是“货代外包”就在市场的力量下自发地形成了。
从生产到终端,“灰色清关”俨然是一条运行良好、减少了大量交易成本的产业链,这恐怕也是“温州鞋”敢于卖出低价的制度保障。
但有人得利就有人受损,“温州鞋”能顺利及时到达目的地抢占市场,而俄罗斯应该拿到的不少税收却白白流失。查封、没收,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商人,这一次在市场面前碰了壁。
问题的症结,恐怕在于俄罗斯自身的外贸机制。“夏天的鞋子冬天才能运到”,有效市场的第一要义就是“效率”,俄罗斯这样低效运行的外贸体制当然不能被市场容忍。于是,就有了大量的民间货代,又激发出大量的配套产业,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灰色清关”。
如同早些年监管当局下狠手打击民间金融,从而遏制了金融深化。打击了市场,也就抑制了经济活力,进而影响了经济效率,最后买单的是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
这样来看,俄罗斯一旦彻底关闭了“灰色清关”,也就关闭了中俄民间贸易的“市场之门”,关闭了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中俄贸易民间通道,受损的绝不仅仅是温州商人,还有买不到“便宜货”的俄罗斯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