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10:43 南方都市报 | |||||||||
昨夜广州春风沉醉。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暨中国电影百年精英盛会在花园酒店绽放璀璨星光。华语电影世界百余明星、导演会聚一堂,追忆中国电影百年历史,向同辈贺喜,向先人致敬。 一百年前,电影进入中国,标志着中国文化从此进入影音时代。中国电影虽然占据着文化行业高新技术的前沿,但是它的命运并未置身于外,与中国文化一道共享着百年浮沉
一百年来,除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电影之外,中国电影从未有过真正的商业化运作,也从未有过真正的国际化视野。那个年代不仅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当时中国的电影行业在内容上虽然没有好莱坞的水准和国际视野,但是上海滩的影视公司的运作模式的商业化和好莱坞相差无几。当时中国的电影行业尚难进入国际市场,但是已经初具规模和实力,并在远东有着相当市场份额。如周璇、胡蝶这样的大牌电影明星层出不穷,在亚洲绽放异彩。历史如果再给一次机会,也许中国的电影就会遵循市场化的路径,逐步走向产业化、国际化的良性轨道。 1949年之后,中国电影行业和中国文化其他领域一样,其市场化路径被拦腰截断。“文革”期间,电影院内一片萧条,几乎无片可看成了司空见惯的境况。中国电影和其他文化一样打着本土化诉求的幌子,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斗转星移,到上个世纪末,中国经济恢复了市场化的路径,中国电影行业也重新唤起好莱坞的梦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确立的制片人制度在中国得以恢复,中国的电影业重新开始尝试走商业化之路。 好莱坞模式崛起的路径是:从商业化到产业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中国电影重新市场化的路径恰恰相反,还没有商业化就急于产业化,还没有本土化就急于国际化。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的压力,中国电影商业化的路子还没有走稳,就急于去形成产业化,甚至假借行政权力作为推手。这种以官带商的市场手段轻而易举地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化初始阶段,将会极大地戕害中国电影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以刚刚过去的2004年为例,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过程中就有不和谐的声音显现。为了让《十面埋伏》为国产片创造佳绩,有关方面竟然决定从2004年6月15日至8月5日期间不上映任何进口大片,而是开展所谓的国产影片展映月。这种做法导致该“展映月”实际上成为《十》片的独映月。尽管有行政权力保驾护航,这部除了极美的画面之外空无一物的电影仍然没有达到制片人预期票房收入的一半。 从印度、韩国等电影大国后来居上的经验来看,本土的题材、普世的价值诉求、精良的制作是电影市场制胜的法宝。正如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所言,作为文化产品的电影是文化统一性与差异性的产物,美国好莱坞的成功就在于它们对统一性的贯穿,韩国电影也很好地关注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以张艺谋为例,符合这三种特质的电影如《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红高粱》等就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相反其非本土的题材如《代号美洲豹》、赞扬独裁枭雄秦始皇的《英雄》等片子就受到国际社会的冷落。 中国的中产阶级正在形成并稳步扩大,文化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逐渐上升,中国的电影消费市场随之将会有很大的增长。据国家电影局局长童刚介绍,中国电影有150亿元至200亿元的市场容量,10年后更可达到500亿元。但现在全国35家院线,只有900家影院、2000幅银幕,平均每人至少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而美国年度人均观影次数已达到5.7次,韩国也达到了2.27次。 按照1999年中美双方就中国加入WTO问题达成的双边协议,几年内引进大片配额将增加到50部。这种巨大的市场化压力有可能在未来转化成强劲的动力,将中国的电影行业引入真正的市场化轨道。 “它不只是座金矿,简直就是一座未开发的钻石矿。”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一位制片人说。由于中国电影内部开采的匮乏,它很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电影市场。对于过去的一百年,或远或近,有得有失,均成久远。在清晰认识了从商业化到产业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路径与诉求后,中国电影需要从头迈步,只争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