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收购IBM PC业务部门风波:风平浪难静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 14:56 《全球财经观察》 | |||||||||
联想面临的风险,其实也是其他在海外进行收购的中国公司所共同面临的风险 文|王涌 发自北京 李漫 发自纽约
参与联想集团收购IBM PC业务的美林中国区主席刘二飞,2月底时被《全球财经观察》问及美国政府对此的审查将会以何种结果收场时,他说,“还能怎么样呢?你等着看吧,肯定会通过啊!” 北京时间3月9日,刘二飞的说法被证实。当晚21时,联想与IBM正式对外宣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提前完成对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审查。这场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的收购计划,终于扫清了最后一项监管障碍。有关合并工作将继续进行。 “让步”下尘埃落定 IBM 发言人艾德巴比尼(Ed Barbini)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IBM希望能够在未来与政府继续合作,并更积极地投入到争夺美国政府客户的竞争中去。”他还强调,本次交易已于今年1月顺利通过政府的反垄断审查,一旦通过了CFIUS的国家安全审查,就无需再介入到任何来自政府方面的审查程序中去了。 现任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则说:“审查结果保障了新联想的合法权益和竞争力,我们将按照现有的业务方式继续向美国各个政府机构提供产品和服务。” 据《全球财经观察》在美国当地了解到的信息,为成功通过审查,联想做出了一系列让步。 被联想收购的PC部门将迁到IBM 在北卡罗莱纳Raleigh工业园的独立办公设施内,联想将向IBM买入该处的办公设施。其他让步还包括IBM 不得向联想透露其政府客户的名单等。 在被问及这些让步是否将会为联想的未来经营带来困难时,艾德巴比尼拒绝发表评论。而杨元庆则在媒体见面会上否认联想为通过审查而做出大的让步。 此次审查风波,或许能为联想今后开展全球业务做好准备。杨元庆表示,审查让他们对国际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国家安全管理制度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其实,联想面临的风险也是其他在海外进行收购的中国公司所共同面临的风险。近来频频传出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的消息已经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 “国会对IBM-联想交易的反应体现了一个广泛层面上的顾虑。每个月,每一年,我们都能听到中国经济崛起的消息,而国会保守势力中却仍弥漫着对中国的不信任情绪。该次审查背后的政治考虑的确高过经济考虑。”美国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贸易政策分析家Daniel J. Ikenson在接受当地媒体访问时说。 事实上,被CIFUS审查的绝大部分交易都顺利过关。然而,出于保护国家安全的考虑,CIFUS于2003年迫使香港的和记黄埔集团放弃了对破产的美国企业Global Crossing的收购行动。 尽管此次联想收购案正式审查以顺利通过而告终,但依然反映出美国政府在全球化时代对“技术安全”做出正确定义的困难性。 在被问及此次CIFUS对IBM-联想交易展开正式调查是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联想是中国公司时,美国财政部发言人拒绝置评。 风平浪不静 通过审查并不能让市场忽略收购交易完成后联想面临的真正考验。《全球财经观察》记者在与市场人士的交流中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不看好这项交易,还是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IBM的PC业务亏损严重,除了一家美国公司外,没有其他国际知名公司有兴趣收购,而且从国际并购的先例来看,并购后经营仍然成功的公司并不多。 联想能在市场上创造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吗?风平了,浪下的暗潮也开始涌动了。正在北京参加中国人大会议的联想控股公司总裁柳传志向外界表示,他有信心将连续亏损3年的IBM公司个人电脑业务扭亏为盈,但他也承认,这次收购可能带来三方面的风险:一是IBM原来的消费者有可能不再购买联想产品;二是在股东发生更换的过程中员工有可能流失;三是双方在磨合过程中可能也会产生摩擦。这是轻描淡写的风险吗? “既然跨国公司在中国吃大餐,是不是也到了中国企业去美国吃大餐的时候了?联想实际上并没有吃大餐,它只是在啃一块骨头。”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李小加说,现在是不是到了出去吃大餐的时候,是个问题。但能吃下去吗?能消化吗?是更要思考和面对的现实问题。 其实,不管联想未来的结果如何,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商业世界里。在这个背景下,能否将全球各地多种多样的技术结合在一起,正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真正衡量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