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炮轰外资零售 本土流通业难题待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3日 11:08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杨利宏 编者的话:2004年12月11日,中国的零售业对外资全面放开,外资零售的凌厉攻势似乎难以阻挡。而在开放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受到严重挤压的本土零售企业,需要的是政策的保护伞还是其他救命良方?
连续多年,两会期间总是传出“限制外资零售巨头、保护民族流通产业”的相关提案。从两年前全国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张宏伟对零售产业的“盛世危言”,到去年湖南步步高老总王填等8位人大代表建议商务部针对外资零售发起“产业损害调查”,如今“深受其害”的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团总裁宗庆后又提起了“零售商超立法”。这些内资企业的老总甚至称,流通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血液和命脉,外资零售的全面操盘,意味着民族流通业的全面溃退和“崩盘”。 但也有人认为,借助外资零售巨头畅通的流通链条,全球化的采购网络,“中国制造”产品得以向全世界输出,同时也解决了上游供货地的就业难题。 在一片争议声中,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法规,限制零售巨头过度垄断供应链的行为,中国版“罗宾逊波特曼法案”开始显现。 流通业“崩盘”之忧 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矛头直指外资零售巨头:“去年12月11日,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之前,大多数的外资商场、超市已经通过违规操作或打政策的擦边球完成了布局。” 无独有偶。去年的这个时候,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步步高集团总裁王填和其他七位代表同样提出了《请商务部对外资零售企业进行产业损害调查》的建议案,要求商务部“依据‘实质损害威胁’条款对‘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违规开业和恶意扩张’进行调查”。之前更有张宏伟历时两年调查、在政协会上提出的“外资零售威胁论”。 “目前的这种局面,很大程度上还是地方政府的‘功劳’,是政府给这些外资零售企业事实上的‘超国民待遇’。内资零售企业往往就输在了这条起跑线上。” 但流通业是一个“赢者通吃”的产业,谁具备了规模经济,谁就会统治整个渠道。“家乐福在上海开张了第二家分店,一个月之内,其周围5公里内32家中小超市、百货商店的营业额下降了50%。平均每家外资零售企业开业后,有3家较大规模和30多家中小型国内零售企业关张。外资零售巨头冲垮了国内众多的中小零售商。本土零售业面临‘崩盘’的危险。” 麦肯锡三年前的悲观论调言犹在耳:“在未来3至5年内,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10%的市场零头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企业手中。” 外资零售是天使还是魔鬼 但也有人坚持与内资企业老总们相反的意见。 “家乐福给我们压价确实很厉害,不过他们是全球采购,价格虽然低但批量大,我们通过增大销货量可以化解一部分的成本压力。”已经入行十多年的一位顺德格兰仕集团市场经理说:“我们主要的销售终端是家乐福,货款结算周期一般是40天,很少发生拖欠货款的现象。比较而言,还是愿意和这些外资零售打交道。” 知名经济学者高小勇曾经在浙江和珠三角等地对外资零售做过深入调研,他发现,“中国制造”这部巨大的劳动力“转化器”能够持续正常运行,公平地说,跨国零售集团起到了润滑作用。 宗庆后等质疑沃尔玛,“沃尔玛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就会造成当地1.5个失业工人。”但对于以劳动力为比较优势输出“中国制造”的浙江和广东等地,被纳入了沃尔玛等全球化采购链条的众多中小加工制造工厂,正是依靠这些巨头的全球采购网络和销售通路,才使得自己的产品可以向全球输出,同时也缓解了当地的就业难题。 “在广东等地,有不少大型制造企业的产品出口主要是通过这些外资零售巨头完成的,而这些大型生产企业往往又各自雇佣着来自全国农村的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大量的外来打工者能有这样的工作机会,间接地受益于这些零售巨头的全球采购网络。” 中国版“罗氏法案”显现 通过全球化采购网络、优化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被业界称为大型零售商盈利的“沃尔玛模式”;而通过向供货商收取服务费、征收通路费、向上游攫取利润,是目前广受诟病的“家乐福模式”,也成为供货商与零售商时常爆发渠道之争的焦点。 据了解,“欺压供货商”的并不仅仅是家乐福这样的外资商超,有的本土连锁零售企业做法更甚。在一份电器供应商与上海某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签署的《供货合同书》里,写满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节庆费、促销费、新店开业赞助费、DM广告费、促销条件及返利、管理费等。拿DM广告费来说,供货商需要每年支付给这家连锁企业2000多元的单店费用,那么每年需要支付给上海十多家连锁店接近3万元。 掌握了渠道话语权的零售商主导了整个供应链的讨价还价,这也迫使中小供货商努力寻求协会联盟和政府法律支持。 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大型连锁超市向供货商乱收费的现象。全美中小制造商及经销商联合起来向美国联邦法院起诉,最终促使《罗宾逊波特曼法案》的出台,规定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商家不得向供货商收取进场费等。这一法案的及时出台,有效遏制了超市乱收费的现象。 显然,宗庆后对自己的“商超立法”建议案满怀期待,因为他认为,“有的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法规,对零售商超进行了规范。”去年底北京市出台了相关法规限制和规范零售商促销、收取进场费等行为。在今年上海市人大会上,以上海炒货协会为代表也提出了“规范进场费立法”的议案。 “我们期待中国的《罗宾逊波特曼法案》早日出台,设立商超收费管理听证制度,这是国内零售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