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煤炭业 > 正文
 

官员坦言压力很大:中国治理矿难究竟有多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1日 18:4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 夏晓弘

  “两会”前夕,河南大平、陕西陈家山、辽宁阜新,三家国有大煤矿,连续发生三起重特大恶性安全事故,时间间隔之短,伤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程度之深,令“矿难”话题成为中国上至总理下至百姓的心头之痛。

  总理承诺三年解决欠账

  本年度,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指出,“把煤矿安全生产作为突出任务,完善安全生产体制”,并承诺“国务院安排三十亿元资金,支持国有煤矿的安全生产技术改造”。

  三月八日,温总理参加山西代表团讨论时再次强调“三年内基本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欠账。”

  为此,全国人大把矿难安全列入今年人大的五大监督重点工作之一。

  国务院也正酝酿通过行政立法(条例)的方式,确立包括煤矿安全生产在内的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以强化地方政府落实监管职责。

  代表委员热议“药方”

  “两会”期间,“煤矿安全生产须加强”,渐成矿难话题最强音。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长陈德铭认为:煤矿安全生产核心责任在企业。

  陈德铭认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最大的问题是监测监管。他表示,治理矿难,应加强科学生产和严格管理,矿工赔偿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长李成玉也希望,煤矿限产同时须进行安全改造。

  他认为,在能源紧张的大背景下,政府也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要抓安全,一方面要抓经济,如果统统关闭不达标煤矿,将会影响经济发展。但是,假如以人为本的意识建立起来,保证安全背定是排第一的。

  那么,如何将矿难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李主其开了个“药方”:加强安全设施投入;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要落实到位;对职工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张宝明也有同感:应在完善煤炭产业技术政策、推进煤矿技术进步的同时,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

  官员坦言“压力很大”

  去年,中央政府强调,对已经发生的重大事故,要按照“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等原则,严肃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今年二月十四日,孙家湾煤矿事故导致二百一十四人死亡,辽宁副省长刘国强因此被停职检查,这无疑给地方官员带来了更大的危机感。

  贵州省副省长张群山坦言:“和死难者打交道,和矿主打交道,压力很大。”

  这位主管煤矿生产的地方官员一直在探索解决煤矿安全问题的办法。他认为:只有把产业的规模做大,煤矿的经营者才会考虑更多的安全生产技术问题,才会舍得在安全生产上投入更多的钱。

  今年“两会”即将结束,安全生产没有终期,面对一次次逝去生命的拷问,人们有理由质疑:治理矿难有多难?难在哪?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