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怎么看改革 推进改革须三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11:20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陈二厚、齐中熙、郭奔胜) 群众是一切改革的主体。改革,百姓怎么看?出席两会的代表们认为,20多年的改革,百姓得到的成果是实实在在的。但欢呼改革的同时,他们也部分地存在“三忌”心理。未来的改革,需要着力破解“三忌”难题。
一忌:“闭门造车” “山区多梯田,但一些地方非要用推土机给推平,再修条路,路边还栽上树,树下能长庄稼?农民问‘为啥’,干部说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民说,山区一场大雨就涝得厉害,有钱修工程,为什么就不能多修点小库小坝?改革咋这么不切实际呢?”安徽省旌德县白地乡洪川村党委书记余的娜代表说。 浙江省工商联副会长、广厦集团董事局主席楼忠福代表说:“改革就是一种探索。有时候,决策者最急于改的和改革对象最希望改的目标并不一致。怎么办?关键是决策者要沉下去,不能关起门来搞改革。” 二忌:“公正失衡” “我在国有企业工作多年,深感无论大大小小的改革,凡是经过职代会广泛参与的,推行的效果都不错。而阻力大的,都是在制定方案时就不‘透明’。职工们说,让我们承受改革的阵痛,但该不该痛,痛在何处,痛到什么程度,得让我们心里清楚。” 安徽省国资委主任杨振超代表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代表说:“改革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有受益的,必然有受损的。关键是要经过不同利益主体的充分讨论。完全的公正很难,但起码能在讨论和取舍中找到相对最优的路径。” 三忌:“不能一改到底”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这几项改革,都很明确,很及时。就怕到基层会走样,不能一改到底。”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采矿区工人程水根代表感慨地说。 这位在采矿一线干了近20年的工人代表,经历过企业破产、待岗在家的痛苦,对改革有着切身的感受。他家在农村,爱人种地,孩子上学,日子过得很紧。程水根说:“去年省里取消农业税,加上补贴,省了好几百块钱。像农业税这样彻底的改革,老百姓怎能不拥护呢?改革要都像这样,就太好了。”李华代表说:“许多改革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落实的环节一多,就可能违背初衷。因此,从改革方案的制定到落实,全过程都要有监督。同时,改革的措施和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怎么改、什么时候达到什么目标,都要规定清楚,便于群众‘刚性’掌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