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沉疴泛起的煤炭流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6日 13:2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崔毅

  每次来山西采访,都会一次比一次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指煤吃饭,靠煤穿衣”。

   从车窗外随处可见的煤矿、煤站,到公路两边因煤炭遗撒而变黑的路基,山西的
色调已被黑色独占。有人曾尝试,在太原大街上随便找五个山西人,结果准有一个直接或间接从事着与煤相关的行业。

  然而,随着煤矿规模与煤炭采掘技术的进步,煤炭直接生产领域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在逐年下降,更多的人主动或被动地转向了除煤炭生产和消费之外的流通环节。

  与其他商品一样,煤炭在流通环节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它的价值。然而,又与其他商品不同,由于捉襟见肘的运力瓶颈,煤炭流通于计划与市场、公开与隐秘、正义与腐败间,逐渐成为各方利益的终极诉求所在。而在各方的博弈之中,非理性的流通因素被固化为常态,以致形成今天难以治愈的沉疴。

  沉疴之一:运销公司何去何从?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任何企业化运作,且带有政府色彩的行政性收费机构,均有悖世贸组织相关原则。而如果政府剥夺其代收“能源基金”的职能,则运销公司早已名存实亡。但事实是,运销公司的收费职能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巧立名目,变相加价。即使是山西省内电厂与省内非统配煤矿间买卖煤炭,运销公司也要从中“作梗”,坐收渔利!随着运销公司高层对问题严重性的认识,及开始有意控股上游煤矿资源,并付诸实际行动,相信,运销公司寿终正寝的日子,不会太远。

  沉疴之二:运力瓶颈如何解决?山西煤炭流通的症结在于运输,正是由于运力严重不足,才使得围绕运力滋生出诸多腐败。日前,铁道部已立下誓言,2006年前,将大秦线扩能至每年2亿吨,改造为世界上运力最大的铁路运行区间。然而,即使誓言兑现,按2004年山西近5亿吨的煤炭产量计算,大秦线也只能运出不足一半的山西煤炭,而陕西内蒙古的大量煤炭资源又将如何顺利运出?面对京原、石太、侯月、同蒲等铁路线路运力的几近饱和,更多的煤炭还要通过公路这一对于大宗货物来讲最不经济的方式来运输。

  有专家断言,用公路运输煤炭,中国开了世界的先河。当你在山西各主要出省国道上看到载重60吨的巨型卡车,排起长龙,翻越崇山峻岭,千里运输煤炭的情景时,你或许因眼前的壮观而感动。而当你得知,经一路遗撒,其千里运送的货物,尚不足一个中型电厂一小时的消耗时,谁又能不为如此低效的运输而哀叹呢?此外,煤炭遗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重载卡车惊人的油耗,都在无形中提醒着人们:煤炭如此流通,必将走向“死结”。

  解铃还须系铃人。山西煤炭流通的问题,只有在彻底改革运销公司运作模式与煤炭生产的集约化两个前提下,才有望缓解。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