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辅热:老师家长书商有话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1日 18:36 新华网 | ||||||||
新华社记者 郭奔胜 面对满天飞的教辅,家长们是怎么看的呢?在记者随机调查的10余名家长中,态度分成三类:一是认为教辅多是好事,只要能够帮助提高孩子的成绩,再多一些教辅也无所谓;二是随大溜。认为人家的孩子买了很多书,自己的孩子不买会吃亏,所以只要孩子需要,花多少钱也给买,对实际的作用考虑得不多;三是极力反对但又不得不买一些。这类家长对
对于“教辅热”,老师们也有自己的看法。在南京市一家重点中学任教的刘老师认为,对学生而言,拥有适当的课外辅导书对拓宽知识面,巩固书本知识点是必要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些偏差。一些学校和老师对教辅书过分依赖,要求学生每科至少要准备3种以上的课外辅导书,从而诱导了学生对教辅书的追捧,客观上也为“教辅热”升了温。 这位老师还认为,很多家长也在“教辅热”中扮演了“加油者”的角色。不少家长望子成才心切,恨不得把书店的书全部买给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实际需要和心理承受能力,经常越俎代庖,替孩子跑书店买书,似乎书多了,孩子的成绩就能上去,但实际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有得钱赚,书商自然高兴,不过他们也认为这是顺应市场的需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负责策划教辅类图书出版的吴先生认为,教辅不像教材那样控制得严,所以很多出版社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出教辅书上。 实际上,这块蛋糕的确很大,每年国家级的图书订货会上,教辅类的图书都要占到交易量的三成以上。教辅类的图书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是书商们的出版策划往往是跨区域的,针对不同教学质量的学校,推出自己的产品,不过所有的产品都理所当然地与名校、名师、名家挂钩,因为市场很认同这样的做法。 据南京市一些书店的经理介绍,现在教辅书十分好卖的一个原因,是南京市中小学校更加重视应试教育。他们的判断似乎有事实为证。2004年暑期,南京市曾经掀起了一场关于“高考之痛”的大讨论,原因是一向以提倡素质教育见长的南京市,高考综合成绩在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中,排名一直倒数。 残酷的事实使得南京的市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得不反思曾经坚持的道路。事实上,在那场大讨论后,南京市中小学的应试教学明显抓得紧了。据一些重点学校的学生反映,多年不见的“题海战术”、补课等形式又回到了课堂上。而社会实践和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教学时间被一再压缩。由于要不停地做试题,因此需要大量的课外辅导资料,也就顺理成章了。 尽管老师、家长、书商对此各有说法,但专家认为,“教辅热”出现在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颇值得人们反思。(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