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逆差55亿美元 用足补贴是破题之举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10:25 人民网-市场报 | |||||||||
□张刚 2004年,农产品贸易竟由顺差转为逆差;当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55亿美元,而在2003年,还是顺差19.4亿美元。“这意味着入世的第三个年头,我国已经从农产品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认为。
55亿美元的逆差并非偶然。除了粮食进口制度、禽流感等短期影响之外,专家认为,粮食产需缺口,新的贸易壁垒是逆差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逆差的出现,与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也有很大关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认为,中国农产品出现大的逆差有多种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去年农产品的进出口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最突出的是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还出口了超过2000万吨的粮食,但是去年我们却进口了800万吨粮食。陈锡文估计,国内粮食产需缺口在一个阶段内还会存在,所以粮食进口大于出口的现象大概在一个时期内还会持续。 资料显示,2004年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粮食、棉花进口关税配额量,比2003年确有较大增长。2004年确定的配额量分别为:小麦963.6万吨,玉米720万吨,大米532万吨,棉花89.4万吨;而2003年的配额量则是:小麦905.2万吨,玉米652.5万吨,大米465.5万吨,棉花85.625万吨。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配额量与2004年完全一致。 不能忽视的是,2005年,我国农产品关税水平将降至15.35%,而世界农产品关税平均水平为62%,我国将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之一。农产品贸易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在逆差苗头初现时,业内专家就曾指出,必须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一旦逆差持续增长,势必会对中国农业和农民就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有测算显示,我国农产品出口每年直接解决中国1600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 实际上,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也一直为决策层所高度重视。在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在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问题”仍是重头戏,“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仍在其中。 在具体措施上,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兴元认为,国内对农产品的“黄箱补贴”(即保护性补贴,如对粮食等农产品提供的价格、出口或其他形式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过低,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国外的补贴相当厉害,欧盟、美国都是大量地给农场主补贴,大农场主得利越多,他出口的价格也越低。” 农业部有关人士表示,将会用足用好WTO“绿箱补贴”和“黄箱补贴”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中国政府最终承诺的黄箱补贴数额相当于农业生产总值的8.5%。目前,中国政府尽管给了农民一些补贴,但是和我们向世贸组织承诺的8.5%的生产总值相比,远远没有达到。”陈锡文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