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2005中国石油供与求:癫狂与迷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4日 15:45 和讯网-《财经》杂志

  记者观察③

  2004年疯狂攀升的油价,足以使人将石油视为新一年的焦点论题,陷入石油危机的大胆设想。不过,危机会来吗?怎么来?

  □本刊记者 王以超/文

  从一滴油中,可以折射整个世界。

  2004年,这滴油注定是浑浊的,不管对于世界而言,还是仅仅对于中国。

  中国正在以每月接近1000万吨(相当于每天240万桶)的原油进口量,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第三个原油年进口量超过1亿吨的大国,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2004年10月,当美国纽约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有史以来首次突破55美元/桶的时候,我们颤栗着。

  当93号汽油的价格从两年前的2.80元/升,上涨到3.66元/升的时候,时差13个小时之外的北京,我们也颤栗着。

  11月底,当矢志冲击中国第四大石油公司的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航油),倒在巨亏5.5亿美元的巨额石油衍生贸易噩梦之中的时候,我们仍然忍不住颤栗着。

  或许因为颤栗太多,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免疫力,因此,当2004年12月11日,中国的成品油零售领域正式宣告对外资开放的时候,我们开始沉默了。

  高油价,或者低油价?

  如果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美元贬值的影响,即使2004年10月达到的高油价,仍然不足以被视为一场真正的“石油危机”。

  1981年1月,受伊朗革命的影响,全球油价一度接近39美元/桶,这个价格大概相当于今天79美元/桶的水平。

  进入2004年12月之后,随着各种不稳定因素的逐渐消解,全球油价又重新回到了每桶40美元上下。现在,人们已经开始预测,2005年,油价可能下探到33美元/桶的水平。

  危机似乎如旋风一样与我们擦肩而过,但作为中国步入石油进口国之后经历的第一次“准石油危机”,全球油价从1998年底的每桶不足10美元,上升到一度超过55美元,留给中国的阴影却是真实的。

  2004年底,被媒体刻意演绎出来的“吴敬琏vs厉以宁”之争,似乎也变成了这一事件的一个缩影。

  2004年11月,吴敬琏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中,警告要避免片面重型工业化的危险,否则整个能源体系将不堪重负;而北京大学厉以宁教授则在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虽然要避免片面重型化,但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重型化却不可回避。

  重型化之争,实际上也是在“石油危机”以及全面能源紧张的大背景下,发展模式之争的延续。

  沿袭苏联传统的经济模式,在建国之后,中国一度陷入了片面重型化的泥潭,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这种失衡状况才得以缓解。

  但问题是,过去二十多年的调整,到底是矫枉过正了,还是说调整得远远不够,只要一放松思想,整个决策层又会自觉地回到“苏联模式”的老路上去?

  能源消耗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从1980年至2000年间,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增速的比值)一直控制在0.5以下,即用能源翻一番支撑了整个GDP翻两番使命的完成。

  但从2001年至今,中国的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一直保持在1以上,2004年更是超过了1.6。这个数字即使与日本重型化高峰时期相比,也高出不少。

  当我们沉溺于人均石油消费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的时候,在另外一个指标上的尴尬却并没有引起国人足够的注意。目前,中国单位产值(以美元计算)的能源消耗强度,相当于美国的三倍、日本的九倍,比印度还要高出40%,比较接近的大国只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空前丰富的俄罗斯。即使考虑到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很可能被低估,这种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既然在能源资源上无法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有可能在实现经济目标时走美国化的道路么?

  截止到2003年底,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虽然超过了9600万辆,但主体是摩托车,汽车大约为2400万辆;同期,美国的数字为2.1亿辆,其中主要为汽车。即使不在人均拥有量上达到与美国同等的水平,只在总量上看齐,以每辆汽车年消耗1吨成品油的保守估计来计算,中国的年原油消费量仅此一项就要多增加2亿吨。但根据国内专家的估计,到2010年前后,中国原油的总产量,大约也就在2亿吨左右的规模。因此,以汽车等工业带动的重型化,决非孤立事件。对于这个尺度的控制和把握,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

  即使2004年间中国的成品油价格一再上调,但以汽油为例,在全世界所有的石油进口大国中,价格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以汽油最终零售价格的构成来看,中国和美国是仅有的两个低税率的国家,而其他发达国家,汽油综合税率都在50%以上,欧盟不少国家,更是达到了三分之二以上。

  2004年11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在上海的一个会议上称,中国的燃油税将会出台,其税率开始将定在30%至50%,今后有可能增加到100%。虽然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财政部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的证实,但也应非妄言。

  可能有人抱怨说,以人均收入计,中国的汽油价格已经比美国高出很多。但问题是,中东那些拥有数十辆法拉利跑车的石油大亨们,不会向穷人出口哪怕一桶廉价的石油,石油是最彻底“全球化”了的商品。

  中国将不得不忍受这一点,并基于这样的规则来设计未来的发展道路。

  [1]  [2]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石油价格新闻 全部石油供求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