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行业专题--家电业 > 正文
 

彩电面临换代 三洋发力中国市场面临三大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01:08 信息时报

  一、中国彩电企业强势完成卡位;

    二、品牌老化及渠道建设不成熟;

    三、资源难以整合及大公司病凸现€

  时报记者 王林琳

  近日,三洋宣布向中国市场引进目前具有业界最高技术参数的等离子电视,争夺高端电视市场份额。业内人士则分析,目前中国市场已经是一个国际平台,彩电业更是遍地开花,创维、海信、康佳等一线品牌已经完成卡位,渠道建设不成熟、资源难以整合的三洋品牌已经黯淡老化,欲在中国重建彩电王国力不从心。三洋在中国玩完了吗?想从二线品牌跃为一线品牌还有多少戏?三洋在中国步履维艰之声颇为引人关注!

  三洋抗拒中国彩电不易

  中山大学经济学院陈教授称,彩电产品到了更新换代的节点,而企业也纷纷为高端产品造势,中国彩电品牌踩准了这一波,海信、创维、康佳、TCL等企业成为高端市场最具实力的玩家并构成无坚不摧的一线彩电兵团,但是,三洋仍然处于只拥有普通显像管彩电,液晶、背投、等离子是所谓的三种高端产品,三洋应该选择怎样的高端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呢?

  有一点是明显的,尽管三洋是中国市场上除了松下、上广电之外第三个能生产出稳定的42寸等离子产品的厂商,但是在时机选择上三洋却是个迟到者,甚至在市场舆论上已经让TCL这样的本土企业抢得先手。无论是等离子、背投还是液晶,中国高端市场早已列强环伺,先期进入者奠定的品牌优势已经显现。在海信、康佳、创维等同样量级的选手已经完成卡位的动作之后,三洋该如何切入?

  专做外资品牌的广州友谊商店的市场负责人透露,三洋电视有野心,决不会止步于液晶正投产品,但没动作,来自友谊商店的销售数据显示,从三洋试水中国市场后,三洋液晶正投的销售“很一般”!

  品牌老化广告战略呆板

  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陆刃波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三洋这个曾经在上个世纪80年代风光一时的外资品牌,今天正面临着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伴随着“时尚”旋风,三洋在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心中根本没有特殊的美誉度。

  广州家电卖场资深市场分析员称,三洋的衰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品牌宣传的呆板,据悉,早在1997年前后,三洋因为大意,将CRT发展的黄金时代送给了索尼这样的企业,但是现在中国彩电市场进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三洋决意从高端市场撕开缺口,重分中国电视市场。于是三洋去年底“破天荒”地投入了大量的电视广告,已体现出其发力的决心,但是中国家电企业无论是营销还是品牌推广都已经遍地开花,三洋插足进来却没有翻花样的实力,确实很难赢得消费者认同。

  资源难以整合三洋失血多

  据悉,尽管三洋在京设立了三洋中国,但后者只是负责在中国的三洋各企业间及与政府关系的协调工作,而非投资控股方,与索尼、东芝等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总部性质大不相同。这种公司架构造成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源不整合。来自三洋内部的消息称,整合在华资源一直是三洋的强烈愿望,尽管这里面牵扯了合资双方及各公司利益纠纷方面的问题,但眼下三洋电机专门生产民用产品的企业集团已经有意向,希望能以电视等产品为龙头整合旗下诸多民用产品。

  业界有一种观点,三洋等外资电视品牌决胜中国市场的武器主要体现在技术研发力和品牌影响力层面,价格和渠道则构成了国产电视品牌的“天然屏障”。尽管当前的中国电视市场已彰显出巨大的“数字潜力”,但依然以农村市场电视机需求高速增长和旧电视机更新换代为主要特征,三洋若想在广阔的中国农村电视市场轻松“得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奏效。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三洋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