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中国企业家》2005 > 正文
 

第四幕 风犹不止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9:39 《中国企业家》

    民营企业和大国企在这一轮调控中“命运迥异”

  一套密集的宏观调控“组合拳”之后,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明显的下滑,由4月份的34.7%高位迅速降至5月份的18.3%。贷款增幅出现下滑。钢材价格明显回落。来自发改委央行国家统计局等各部门的通报都强调,“宏观调控已见成效”。

  对刘永行来说,这个“成效”就是他的包头稀铝项目被迫压缩一半的规模。5月间,本刊记者赴包头采访该项目时,包头市计委的同志再也不说什么“包头速度”了,代之以“我们的态度是不宣传、不报道。”

  “树欲静,风犹不止。”没过多久,关于“宏观调控是一刀切”、“是针对民营企业”的指责便此起彼伏。这从《中国新闻周刊》5月底发表的一篇题为《“洋钢铁”、“土钢铁”的迥异命运》的文章中便可窥知一二。报道的开头这样写道:“4月末,常州铁本钢铁公司被国家9部委查处,而同一时间,澳大利亚独资钢铁企业博思格公司却在苏州红火地开建。”事实上,“命运迥异”又岂只在民资和外资之间。国有企业在“这一轮”调控中几乎是毫发未损,甚至乘机加紧了扩张,比如东方希望要挑战的中铝。这种并非“空穴来风”的指责使得宏观调控的决策者感觉有必要给个说法了。

  7月12日,温家宝邀集9家企业负责人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有参会的企业家提示温总理:“社会上有些人认为,宏观调控控制的就是民营企业发展。”温总理正言道,“这是错误的观点。”

  大约半个月后的7月25日,国务院在青岛召开“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同一天,据说在经过激烈争论后,“胎动”半年之久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了。其中一条是:“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

  8月28日晚,温总理在温州又强调说:“大家也可以用实践来证明,宏观调控最终对民营企业有好处,特别是对加工企业。”

  此时的刘永行似乎也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9月,在东方希望2004年第三次总经理会议上,刘永行说:“为了自己的使命努力奋斗的人,上帝都会为他让路。”他还讲到:集团饲料业和铝业两大主业齐头并进,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此前,他刚刚和其他9位民营企业家一起,随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访韩国、奥地利、西班牙、葡萄牙。这一行应该增添了他说话的底气。

  而王林祥好像依然在困境之中,6月份《中国企业家》在做《紧缩时期的融资》这篇报道时,王坚决不愿接受采访。报道出来后,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们已经很难了,还说那些干什么呢?

  但他还是有好多话要说。8月份,在央视的节目上,人们听到了他的声音:“坦率地讲,现在我上的发电项目已经投入14个亿了,还是没有发改委的批件,但是我这个箭已经射出去了,回不了头了。我们集团决定,响应一下国家号召,勒紧裤带,先上2乘33(千瓦机组),以后如果再没有其它融资渠道,就只能自己滚动发展了。”

  9月8日,郭广昌在公开场合说,建龙钢铁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愿意当众表个态:现有股东有足够的实力建成建龙项目。”在谈到“是否会和别人合作”时,他表示,“我们愿意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欢迎各种资本一起参与建龙的建设”。几乎与此同时,有媒体披露,宁波建龙以“民退国进”(杭钢控股)的方式得以重生。不过,同属“难兄难弟”的铁本就没那么走运了,记者12月中旬去那里采访时看到,9000亩的项目现场仍是空空荡荡的。据说,重组方案要由中央拍板。

  “地产骇客”孙宏斌的资金链也因为宏观调控而广受关注。顺驰6月份在香港上市的计划没有实现似乎在意料之中。8月7日,在博鳌的地产论坛上,他承认“其实最难受的还是钱。”疯狂圈地的豪情已荡然无存。不过,他仍然坚称:“今年我们一直在调整自己的目标,要达到100个亿,根据我们最后一轮的保守估算,今年的销售回款可以达到120个亿。”话音未落,台下的王石就说“睁着眼说瞎话。这是吹牛!”

  而6年前曾经宣称要在“低谷中扩张”的荣海,虽然并非本轮调控的焦点人物,但据说他近日正在出售所持的一家商业银行的股权。

  11月,荣海出席了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主持的一个“非常封闭的、有十几个国内民营企业家参加”的沙龙。已经在公开场合消失多时的德隆二号人物唐万里也出现在会场。据说“会议的气氛比较悲壮”,大家形成一个共识:中国企业在这一次宏观调控中遇到了一些不是完全市场经济的手段,大家确实要看天行事。

  一个月后,黄孟复在重庆表示:“国家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2005年中国民营经济将面临良好的宏观环境,社会舆论环境会大为改善。”

  在200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发生了两件事,可以视作“这一轮”的一个休止符。

  一是:10月28日下午,央行网站上悄然出现加息的决定。这是中国9年以来的首次加息。市场普遍认为,这意味着在动用了一系列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之后,中国政府终于转向了利率这种更市场化的手段。

  二是:11月1日,发改委主任马凯站出来说话。他针对市场关于宏观调控的8大疑问一一作答。虽然他的辩白事实上并没有释解很多人心中的疑惑。

  12月初,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2005年要“继续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措施。郭广昌对此的理解是:“所谓改善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界定政府功能和市场功能的界限,能够让市场去调控的事情,就要让市场去做,不要用行政的手段去取代调控的一切方式。”在经受了宏观调控洗礼的中国商界人物中,作为“幸存者”的郭广昌应该是最有资格说这番话的人之一。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