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中国经济周刊:EMBA泡沫下产生的市场悖论(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5:05 中国经济周刊
  商学院应该自主经营?

  在中国EMBA通往世界级的道路上,不同体制的商学院执行不同入学门槛的不平等限定,可能还算不上是目前最糟糕的体制性问题。而传统教育体制留下的症结,似乎正给EMBA这个市场化的教育产品 “制造病态”。

  目前,大多数高校通常按照校、院、系三级划分层次。学院的院长和系主任由校长任命,并对校长负责。因此在校、院、系间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并将权力集中在高层的少数人手中。对于基层教授而言,一般很少有机会介入各个层次的决策过程,即使是对学术事务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国有EMBA教育院校,一般依附于大学原有经济学院或管理学院设立,并沿袭了原有院校管理体制,比如在财务管理、师资人力资源方面。

  这种传统教育体制,决定了学校领导在分配机制中决策者的地位。不容质疑,对于一向清贫的中国大学来说,EMBA的高学费是一个不多见的创收项目。因此,可观的学费如何在学校和学院之间分配,成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学校领导应不应该讲课、讲什么课、以及如何收费都成为“话题”。甚至成为学校与学院之间的“矛盾源”。

  当然,现有高校体制中实行校长、院长、系主任为主导、权力相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学校贯彻执行国家要求,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但对于以市场化为特征的EMBA教学而言,传统体制最大的障碍是难以面向市场迅速作出反应。此外,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势必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学术主要组成人员——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略,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目前国有大学体制中,大学与商学院之间的这种上下级明确、严格的等级关系和行政关系,其实就是原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中的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的管理体制模式。

  对此,北京交大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建议说,对于以市场化教育为特征的EMBA而言,其市场化道路首先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最基本的经营自主权,如实行人事制度的独立;其次,实行“有退有进”的高校教师管理机制。

  张国华也介绍说,国外经验看,依托大学的商学院是比较独立的,办学权利也较大。商学院只是在发展之初,利用大学已有的品牌效应、教学环境和校友网络等优势;但最终必然还是要走向市场力量,实现师资的配备、招生和财务等方面的自主权。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祖康认为,财务独立权和办学自主权的缺位,是现有种种问题的根本症结,“大学的人文底蕴、历史渊源和品牌效应对于依托大学的商学院发展非常有利。但商学院的相对独立,可以保证在决策和品牌推广等方面更加自由和灵活。”

  中国EMBA教育的高层领导们正在形成一种共识,即中国EMBA的未来发展更取决于其市场化的道路。如自主权的独立、市场细分、良性人才回馈循环等。国内现有的外资、民营两大类商学院的市场化经验,也是最好的例证和榜样。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中方院长张国华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中欧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教学质量则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负责和保证。

  他介绍说,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来自中国、欧洲及北美10所国际驰名商学院和学术研究机构,他们负责评估学院的课程和研究工作,在课程设置、招生录取、教授选聘及课程质量评估等方面提供监督和咨询作用。而在这些管理制度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一系列基础性文件。

  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财务协议》明确规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个具有有限责任的非盈利性教育机构,享有充分的法人资格,具有在学术、财务、人事、外事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能够执行所有财务、行政和契约活动。

  “正是学院的独立法人地位,确保了学院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可以根据国际惯例确定学术水准、进行课程设置、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制定招生录取条件,并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聘请海外教授。”张国华说。

  民营性质的长江商学院,设立了专门的市场委员会(Marketing Committee),并下设发展部和市场部,具体负责市场推广和拓展工作。

  其负责人唐垒介绍说:“长江商学院实行教授治校体制。学院的战略方向和学术方针政策由教授确定,确保教授的全面参与和灵活施展其学识才华。管理团队则全部由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深谙国内外管理教育和公司培训项目。”

  相比之下,作为商学院中“国有企业”的国有大学的EMBA教育,设立3年来,已有超过40所大专院校提供相关课程。无可否认,体制上的局限性确实存在,“但管理教育和培训市场现在相当开放,主管部门并没有设立太多的门槛。国有大学的EMBA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是学校自身是否具备创造力。”武常岐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据了解,目前国有大学EMBA教育已经开始了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阶段,其中有些试验内容相当“大胆”。如对外经贸大学,已开始实行财务独立,学校高层承诺“不花EMBA项目一分钱”;成立独立的EMBA教育中心,实现商学院在人事、财务和业务的相对独立;财务运作上,实行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等。

  商学院院长的身份、权利等,更成为此轮改革试验的关注焦点之一。

  “应该给商学院院长更多自主权,让其成为真正的决策者,这也是与国际接轨的具体体现。”国内某国有大学商学院院长说。

  他介绍说,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商学院院长市场,各学校实行竞争上岗。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不仅要发展企业家市场,也要鼓励未来的商学院院长市场,形成职业化的机制。可以预见,未来拥有自主权的商学院院长,通过激励机制,让商学院走向社会、走上市场,最终形成专业化的EMBA,形成品牌竞争。

  尽管对于EMBA的未来市场化发展趋势,各方几乎都无异义。但是,市场化模式一旦确定,国有大学EMBA教育目前享受的国家财政支出这一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优惠政策,是否也要取消?

  事实上,某种意义上说,不同EMBA机构所得财政支持力度的差异,也一直是各自市场化改革进程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享受国家211工程投资上,第一阵营的北大、清华各分到了18亿,而我们只有2个亿,”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董大海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在此条件下,我们从一开始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把EMBA教育作为一个商业项目运作。”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张维迎教授认为,政府对EMBA的支持,完全可以改财力支持为政策支持,“中国商学院办学质量的真正提高,政府只需要提供一项支持即可,那就是体制放开,谁爱办商学院谁就去办。至于水平高低、教学质量的保证等技术环节,依靠市场竞争这只‘无形的手’,优胜劣汰。”

  “EMBA现状的改变,最终出路在于教育体制的改变。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出名牌。靠政府管制不可能诞生市场需要的品牌。”张维迎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EMBA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