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全球财经观察》2005 > 正文
 

全球财经观察:私募基金凯雷的中国投资之道(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6:12 《全球财经观察》

  凯雷的现实困境

  也算是行业中的老大,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和凯雷的接触至今已经将近1年。

  作为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集团,江苏省早在2002年就已计划将徐工集团改制。而在凯雷和徐工集团的谈判中,凯雷首次引入中国的杠杆收购方式在现实中遇到了瓶颈。

  杠杆收购的含义就是在收购中用被收购方资产和未来收益作抵押以筹集部分资金。对于徐工科技而言,则需凯雷以收购的徐工资产和未来收益向银行提供担保,以求融资。

  “在中国收购一般需要两年时间,需要很多步骤,融资确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最大问题。”罗一表示,很多中资银行对管理层收购或普通收购不是特别熟悉,外资银行由于跨界限制不方便参与,“我们不能坐等法规变化,中国的公司比欧美的发展更快。”

  对于以凯雷为代表的私募基金来说,收购股权只是开始,只有通过对收购后的企业进行重组,未来转手卖出,才能获得巨大的利益。然而凯雷在收购徐工科技一案时遇到的融资瓶颈正是大多数外资私募基金在中国的现实困境。

  “我们希望能买到回程票。”亚太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金柏西表示,私募基金在中国非常希望看到银行能提供更多贷款或者现实解决方案,“做好一个交易,只是完成了旅程的一半,通过我们和被收购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的调整,可以给股东以更大回报。然后你需要的是一个退出机制,就像在其他市场上实现的那样。这就是回程的车票。”罗一解释说,现实的情况是“一个交易谈到了最后,银行可能会退出,不愿意最终提供融资。”而对于中国企业的出资额一般在8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之间的凯雷投资来说,拖延时间必然会使交易变得复杂。

  现实使得包括凯雷在内的外国私募基金的目光更集中于高科技企业。罗一表示,投资聚众传媒1500万美元的一个理由,就是它的股权结构相对简单,而凯雷完全可以利用其在全球拥有众多控股企业的优势推动其发展。

  尽管凯雷投资联合保德信向太平洋保险一举投下4亿美元巨资,又对助推高科技企业在美上市跃跃欲试,摩根大通亚洲投资基金的合伙人路明仍然对于中国业务的开展表示谨慎。

  “中国还没有形成收购文化,一切还刚刚起步。”他向《全球财经观察》表示,希望未来的5年内会有更多机会出现。

  联系记者anguscheng@gfo.cn

[上一页]  [1]  [2]  [3]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凯雷新闻 全部太平洋人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