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商业时代:联想出手 中国制造的阶段性胜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15:59 《数字商业时代》 | |||||||||
联想显然不是中国企业最早开始进行国际化尝试的企业,但联想却因为“蛇吞象”式的收购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路线的代表,原因主要不在于联想,也不仅因为17.5亿美元的总收购价,更多的因为被收购的企业是大名鼎鼎的IBM。 比起七年前在海外建厂苦心经营自有品牌的海尔集团,率先取得了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华为,还有刚借助大举并购闯荡海外市场的TCL,联想的并购作为国际化手段没有任何新意。
国际化并不是中国的学者和专家对中国企业开出的灵丹妙药,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持相反意见,认为中国企业根本不具备国际化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已有的核心竞争了很难复制和扩展到国际化市场中,现在走这条路还为时尚早。但另一方面对于处于发展窘境的中国企业,也想不出什么良方上策。 诚然,海尔遭遇了中国品牌变为世界品牌的难题,TCL承认缺乏跨国管理的人才使并购后的新公司仍一筹莫展,华为因遭遇诉讼付出了巨大代价。下一个,也许就轮到联想了。 毕竟国际化是成为继多元化之后的现实选择,正如李东生所言:走国际化固然风险很大,但不走国际化风险更大。现在这些企业需要思索的是如何扬长避短,而不是退回原地推倒重来。 成功的国际化衡量标准要看它在全球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但如果国际化对企业的利润没有正面影响,或者没有增加企业在全球利润分配中所占的份额,那么,这样的国际化很难称为成功。 这意味着,真正国际化的企业应拥有领先的全球规模,强势的全球品牌,并且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但这三条中国企业并不是一无是处。2004年12月6日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中国价格”对美国商界而言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词汇。它意味着中国制造比美国制造的商品价格低30%至50%。服装、鞋类、家电和塑料制品的制造商十分清楚,试图与中国价格竞争是徒劳的。中国制造业正在填补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其速度之快超乎一些人的想像。 德勤会计师行亚太部首席执行长成文诺(Manoj Singh)说,中国生产的个人电脑占全球产量的21%,照相机和电视机分别占全球产量的50%和30%以上,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不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了。他说,中国目前在许多高端技术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并对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许多出口产品上的优势也提出了挑战。 20年来中国外向型发展的道路成就了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大工业品制造中心。中国制造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可以倚仗的最大财富,也成为中国企业可以完成海外收购的最现实的背景。 科尔尼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资深顾问David W. De Long和Thomas O. Man曾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指出过两条可行之路,通过收购兼并迅速获取全球规模和通过OEM方式获取全球规模。前者是整合国内市场,在采购、生产、运输上获取巨大的成本优势,然后再整合这个行业,进军国际市场。对这些企业而言,难点在于通过整合获得低廉的全球总成本。 OEM方式在于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整合全球订单,并将类似的厂家挤出市场。尽管贴牌方式只能获得相对较低的回报,但如果能够独享这块蛋糕,也相当可观。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格兰仕和万向集团。格兰仕通过贴牌生产开始创业,通过贴牌生产走向海外市场,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中心”。而万向集团从“国际营销”、“国际生产”发展到配置“国际资源”。他为中国制造业加入全球产业分工提供了新的模式“反向OEM”并购外国公司,然后为它进行OEM。 如果有一天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能够全面突破,一定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得到全面地应用和提升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