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真言:大武汉品牌意识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5:05 《品牌真言》 | |||||||||
“红桃K”能否继续红? 如果说黄鹤楼是大武汉城市的一张牌,那么,多年来,“红桃K”就是武汉民营企业的一个样板了。红桃K,曾让大武汉一度风光。
但如今的红桃K,在和“血尔”的战斗中被打得丢盔弃甲、当传闻企业内部高层闹分裂、当2004年把东湖高新的股份悉数卖出后,其“光辉”不再、威风不再,在国内保健品的排名地位也被对手逼得岌岌可危。 虽然在中国的保健品行业,几乎没有超过坚持五年火红而不败的,红桃K火红了五年还多,并且苦撑了将近十年。这应该是一个奇迹。但业内人士皆知,苦撑红桃K产业不倒的已经不是那“呼儿嘿呦,中国出了个红桃K”的补血产品;已经不是那“既要做人,又要做事”的,有着三千多条制度的文化理念。 红桃K,有着太多的“结”打不开,也有着太多的谜让人猜不透。 我们在回忆近十年来红桃K所创下的辉煌业绩以及翻开创下逾亿人次的购买记录本时,还是忘不了2001年红桃K和血尔的那场品牌和销售之战。 2001年元月,血尔以其鲜明精美、豪华阔气的包装,仿如一个贵妇人,出现在沿海一带的大中城市的大商场、药店,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使广大妇女的眼睛一亮:又一补血新贵粉墨登场了。 多年来红桃K的包装一直没有多少更换。有人形容他们是呆在王座上打盹的老者。而此时的血尔出现,几乎是轻而易举,几乎是所向无敌,让红桃K吃惊、紧张之余,眨眼之间,已丢弃了大片地盘。 为应付血尔的攻城掠地,红桃K许诺200万年薪请来宝洁公司一位副总裁担任红桃K全面营销管理的总监,而且随来的还有好几位“海龟派”。“空降兵”的切入,几乎全盘否认了谢圣明苦心经营、并引以为豪的毛泽东式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事实上,营销总监的营销战略符合现代营销理念也适合红桃K保健品销售,可是,有着深深“毛式战略”情结的总裁谢圣明难以接受,在匆匆的一年中,就断“空降兵”“手脚”(对有些方案不予财力支持),致使宝洁那位副总喟然一声长叹后,拿了80万元年薪愤然离去。随之,市场总监和营销经理等营销人才大量流失。自然,血尔、朴雪、阿胶等新老产品便乘机占领了原先属于红桃K的大片阵地。 从此,红桃K的营销人才管理便是后方不断在武汉市的报纸上打广告“给你一个支点,让你撑动地球”补充前方“牺牲”和“逃跑”的将士,而前方却周而复始地丢兵掉将、起义投诚。 不过,这个时候,红桃K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上下一条心,在品牌营销战略上不死守着过去的阵势,锐意改革,想必,困难不会更大。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那些和谢圣明一起创业的副总和董事们,一个劲儿闹着分家,把年事已高的谢总弄得心力交瘁,在此情况下,管理混乱而松散,有些地方办事处的主任、经理们乘机替自己捞钱,徇私舞弊、损公肥私、贪污腐化;占据着红桃K整个销售市场60%份额的广东市场出现大批量的窜货。 在这样一个非常空档期,血尔、朴雪等品牌的进攻更是越来越激烈。2001年就已经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如广州、深圳、福州、厦门、上海布好战场,在东海岸线上迂回的血尔,此时,更是明目张胆地从进驻红桃K的市场“盲点”到大举反攻,施行攻城掠地战略。其销量直线上升,营销和品牌之战可谓大获全胜。 对于红桃K这样一个企业,没有人希望它衰败下去,尤其是800万大武汉人。但红桃K能不能红下去,还能红多久?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红桃K自己。面对新的挑战,红桃K必须解剖自己并对症下药,予以补救,找出人才不断流失、品牌不断萎缩、管理不断混乱的诸多遏制其继续红下去的内外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