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不保险的未来为赴海外上市者敲响警钟(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0日 12:00 《全球财经观察》 | |||||||||
赴美上市公司应加强公司治理 中美经济安全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主席Roger W. Robinson则认为,在“后安然时代”,随着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不断突出,黑箱操作
过去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有多家中国企业。分析家们认为,由于中国正努力控制经济过热,紧缩银根,导致了融资难度加大,成本增高,企业寻求在国外上市的案例不断增多。迄今为止,共有70多家内地企业在美国挂牌交易。而这些上市公司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监管和民间集团诉讼的压力。 美国的证券法体系庞杂,其主要出发点是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SEC也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己任。而美国的很多律师事务所则专以对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提起集团诉讼作为其核心业务,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可能成为这些律师事务所的猎物。 首先,某些中国企业由于不熟悉美国的法律体系,并在上市筹备过程中可能不完全按规则行事,甚至存在侥幸心理,很容易在美国证券监管体系下受到冲击。中国人寿和网易的相继被(正式或非正式)调查应为其他中国赴海外上市公司敲响警钟。 再次,在中国国企赴海外上市筹备过程中,政府干预几乎无处不在。上市公司通常与国有母公司保持错综复杂的关系,其通过资产重组与母公司划清界线的说法并不令人信服,这也经常成为其受美国证券监管机构和律师事务所攻击的软肋。 此外,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优质资产被注入上市公司并不代表公司治理也能保持优质。近年来美国正在不断加强对公司治理进行监管的力度, 虽然不能期待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能与美国同步,但在加强信息透明度方面应有所改善。 此次SEC可能对中国人寿进行的正式调查,对后者而言也许是塞翁失马,获得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并逐渐成熟起来的契机。 联系编辑fosca@gfo.cn 编辑:姜白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