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俄合作采伐 境外再造大兴安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7:57 《财经》杂志 | |||||||||
大兴安岭的林木采伐量到2010年将减至临界点,大约为每年150万立方米,而在俄罗斯的采伐量也将逐步达到这个规模 □ 段宏庆/文 2004年岁末,大兴安岭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度,空气似乎都冰冻凝固了。在这寒冷的
境外采伐,是中俄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国内木材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势下,这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举。 从开采到保护 大兴安岭地处中国最北端,在形似雄鸡的中国地图上,大兴安岭地区正处于鸡冠位置。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 40年来累计为国家提供了1.1亿立方米的木材。当地人形容说,如果把这些年砍下的木头码成一米见方的圆柱,可以绕赤道两圈半。 由于过度采伐以及森林火灾等因素,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趋于枯竭。据统计,到1997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大兴安岭的森林覆盖率实际已下降三分之一多,且林地还以每年4000公顷的速度锐减。 过度采伐使大兴安岭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资料显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大兴安岭地区只发生过两次洪水,但从80年代以来,大兴安岭地区洪水频发;2001年4月7日,一向天高气爽的大兴安岭地区还第一次出现了沙尘天气。作为三江源头的大兴安岭植被破坏是导致洪灾和沙尘爆发的主要原因。 1998年,大兴安岭地区正式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 “实施天保工程首先要求减产。”2004年12月2日,大兴安岭林管局国际森林开发部主任穆景富对《财经》说,“天保工程”实施后,大兴安岭地区的木材产量由1997年的350.4万立方米,下降到2003年的214.4万立方米。在未来五年内,大兴安岭的林木采伐量还需要进一步下调,以最有效地保护利用环境和生态资源。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