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调控之艰:民营资本的地产围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18:1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林明发自上海

  国美电器董事会主席黄光裕日前宣布,未来公司长期业务将转向房地产业,目前已完成从香港证券市场上套现13.75亿港元,除短期内仍保持家电零售主业地位外,黄光裕毫不掩饰未来全面进入地产业的“阳”谋。

  而事实上,民营资本长驱房地产业的风潮已经势不可挡。比如,2004年中国大陆百富榜上,就有45人从房地产业中脱颖而出。重压之下

  势头如是。今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宏观调控,却多少让民营开发商高速的扩张步伐显得有点踉跄起来。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伟表示,在这一轮调控之下,民企遭受到了比国企、境外企业更多的困难。

  他分析称,对比民营企业,境外企业资金充裕,而国企信贷融资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相对规模较小,刚刚起步的民企则成了调控的主要牺牲品。由于贷款陷于困境,不少小企业无奈离场,而即使是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民营地产商同样面临着高速成长下的资金压力。

  在这种压力之下,民营企业的扩张布局和寻求资金突围成为一对必然的矛盾,如何突围也成为这些企业必然面对的问题。

  今年上半年,北京万通集团和天津泰达合作开发的天津项目,被业界评价为互补性极强的以股权实现民营资本扩张的典范案例。

  而上市则是民营地产商解决融资渠道的另一重要选择。

  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遇挫后,复地集团终于在香港成功上市,保障了紧缩环境下企业发展的融资需求,这在大量需要资金支持的民企中无疑是幸运的一个。

  复地集团总裁范伟表示,宏观调控影响不容忽视,公司已成功上市,目前手头现金约有10亿元,即使公司有收购或兼并,资金状况能够支撑企业扩展发展。

  而另一家欲做全国第一的民企地产商顺驰集团赴港上市计划则惨遭搁浅。据了解,目前该公司上市路途刚刚完成聆讯程序。尽管顺驰中国董事局主席张桂宗表示,不愿选择低迷时期上市,要等待合适机会。然而外界对此的判断则称,资金仍是顺驰这样高速扩张的民企的发展瓶颈。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大量行业以外的民企资本要进入地产业,而业内不少民营资本在谋求扩张的同时正积极寻找各种融资渠道和合作模式。”

  华伟认为,门槛提高和扩张需求是民企寻求突围的重要因素,而未来民营资本的围城现象仍将继续。困局突围

  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2005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虽然2004年宏观调控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基础还不巩固,2005年必须继续实行宏观调控措施。

  巴曙松同时表示,明年的宏观调控力度还将加强,中央确定将原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修订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些稳健的举措都将对房地产业及其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明年房地产业政策可能面临的进一步紧缩,不少民营企业已经开始提前筹划,加强合作,资源互补,广拓融资渠道成为民企未来发展主要方向。

  广州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日前的住交会期间透露,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地产开发商,明年3月前后将完成在香港特区上市。

  华伟称,由于民营企业在效率、资源配置和市场判断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民营地产商力量不断提升。但随着房地产市场门槛的提高,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将难以生存。

  以上海为例,未来真正活跃在市场上的将从原来的4000多家集中到二三百家左右,而这其中国内民营资本力量有机会成为主流。在宏观调控背景下,谁能最后生存下来,能在困局中突围,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