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药”的北京悲喜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0日 04:5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程忠良 发自北京 价低也是特色 现在京城,老百姓可以在全市近100家药店里买到这些售价仅1元钱的药品,涉及感冒
“我们在推出1元钱的药品时,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1元堂大药房总经理马萍说。 “现在药店竞争非常厉害,药品要搞出特色来,顾客有多种需求,药店就应该提供多种需求,”马萍说,“1元药就是一种特色,它能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 由于1元堂大药房处在多个小区中间,有很多民工和一些并不富裕的人群。“开始我们只进了几百袋,后来一下子就销售光了,后来进了几千袋,也卖光了。”马萍显得很兴奋,“现在卖得非常火。”她认为,由于价格便宜,工地的老板也常常买一些药品送给他们的民工,从而给药店树立了一种人文的关怀,这是她以前所没有想到的。“虽然价格很便宜,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但是它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马萍说,“它达到一种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赢的局面。这些东西有时是宣传和促销所达不到。” 她认为,通过1元药品的销售,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了企业的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从整个定位而言,1元药店有其比较准确的市场把握。 “这种特色定位在中国的市场上表现为,我们国家很多人还不富裕,尤其是在农村、城市的低端市场。”中国医药商会副会长朱长浩说。猜想1元药店 1元药店这么火,但是如果专门开1元钱药品的药店是不会持续下去的? “开1元药店是不可以的,开1元药专柜是可以的。”牛正乾说。同样,对于中国医药商会常务副会长朱长浩来说,不可能存在1元钱单体药店。 “商家打1元药口号,其目的是想达到一个宣传的效果,希望以此在消费者心目中塑造成一个价格低的形象,从而吸引消费者进入药店,让消费者青睐其他的药品,而不仅仅是1元钱的药品。”牛正乾说,“因为消费者对价格是非常敏感的。” 这样,1元药可以带来销量的上升和市场份额的提高。 但就其结果而言,1元药所带来的利润额却不一定高,因为同样是40%的利润率,1元钱可能得到的实际利润额是4毛钱,而一个100元钱的药品的利润额可能是40元。依此而言,如果是专门销售1元钱的药店,靠这么一点的利润额,它能够持续经营下去的空间是有限的。 还有,“‘1元药’即使有30%的利润空间,利润也不大,而且还可能引来其他比较贵的同类产品的销售下降,而这些贵产品正是一些药店和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牛正乾说。 因此,完全靠1元药来开店,这种药店能够持续下去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药店来说,只能选择一种在药店设买1元钱药品的专柜,而不是完全买1元钱的药品。“当然,1元药最终是否生存下去,关键还是能否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还有医保中报销比例的问题等,”朱说,“如是公家报销的话,有些人就愿意买些贵的药。这些不是单纯地靠促销手段可以解决了的。”医院严拒的理由 就在广州地区药店占尽风头的“1元药”,如愿以偿打进了广州市的一些省、市属医院时,北京的几大医院还处在一种不知晓的阶段。记者就此询问了北京几大医院,据医院的药剂科的人士回答,他们目前没有进这种1元钱的药。 “我不知道有什么1元钱的药,我们这里没有。”北京大学首钢医院药剂科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记者在中日友好医院药剂科打听时,所得到的回答几乎完全相同。 “医院采购1元药的可能性小,即使购买了,量也必定非常少。”牛正乾说,“至少从我看来,进1元药的必定是私立医院,公立医院进口这种药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院人士认为,对于医院来说,也有一个成本的问题,但是目前的以药养医的体制,还有一些非阳光交易的行为,使医院对进口1元药望而却步。 他同时表示,医院方面现在也面临着许多压力,因为许多患者到医院点名要“1元药”。 为了证明医院不进1元钱的药的合理性,这位人士还给记者算起了一笔账:一般来说,进入医院的“1元药”批发价大约在0.75元/袋左右,若以销售价为1元来计算,利润应该在25%左右。 “果真如此,在目前诊费才几元钱的情况下,不从药效方面考虑,光从利润上考虑,医院就不得不面临入不敷出的局面。”这位人士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