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像欲哭无泪 压缩DVD灾难的十大谜团(4)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7日 16:37 《经纪人》 |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系主任李双龙谈到HDVD技术时称,这个技术本身并没有错,
既然很多人欢迎DVD压缩碟,为什么正版厂商不推出相关产品占领市场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音像部经理谢鹏飞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他说,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目前暂无推出DVD压缩碟的打算,原因是一来不了解这种格式的稳定性,其次这种格式的大容量是以牺牲画面质量为代价的,无法达到视听享受的标准。至于市场确实有需求的问题,他指出,音像出版企业有时候不能完全跟着市场需求走。 世上只有对技术的非法使用,从来就不会有什么非法技术。并不非法的技术,可能被非法使用。DVD压缩技术并不非法,非法只在于它的使用方式。这种技术目前被用于盗版制作,盗版本身是侵害知识产权的行为,危害了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是非法行为。对于非法使用DVD压缩技术盗版版权所有人的音像制品,当然应该严厉打击。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既然这种压缩技术是一种新的技术,有其市场需求,为什么不能将这种技术用于合法的目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从来都是新技术淘汰旧技术、取代旧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尽管无情,却保证了整个社会技术地不断进步,给消费者提供了越来越廉价的产品。这正是人们面对DVD压缩技术时应该考虑的问题。 谁是终极受益者? 有音像“SARS”之称的盗版DVD压缩碟开始流行,业内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是以政府文化部门和音像出版商为代表的“棒杀”阵营,他们将DVD压缩碟看成威胁音像行业发展的洪水猛兽;一是以普遍消费者和网民为代表的“欢迎派”,认为这是一种最新的技术,可以节省花费。 新的压缩技术一旦用于正常的音像出版,将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因此在打击盗版的同时还应加快这种新技术的产业化。 而上游的节目提供商则认为,正版的碟片在质量上一般比盗版的好,如果音像出版企业能够尽快实现新压缩技术的产业化,赢回失去的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盗版DVD压缩碟的出现,有可能促使市场反应速度缓慢的正版音像企业改变原来僵化的体制,将新技术开发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上。 新的压缩技术为什么会率先在盗版生产线上应用呢?中凯打假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新压缩技术我们也掌握,但产业化需要完全改变目前的产业链,这需要时间,这也给盗版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电视剧《白银谷》制片方负责人张香永表示,如果压缩DVD技术合法化,消费者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而这并不会影响制片方的利润。“我们赚的还是版权费,这一部分的利益不会受影响”。他认为降下来的将是技术成本这一块,而这部分原本就是算在消费者头上的。相反价廉物美之后,销量上去了,制片方、销售商和消费者都能受益,尤其是消费者,将是最大的赢家。“对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正版碟比以前便宜许多,这种改变无疑是‘革命性的进步’。” 压缩技术的合法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许多业内人士及专家认为,新技术的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当然可造福消费者,并促进内地影音业的整体发展;而如果处理不好,则只能进一步凸显文化产品中固已存在的消费结构矛盾,在损害影音业利益的同时,间接损害到消费者的文化消费权利。 盗版,就如卖偷窃的奔驰吗? 广东音像制品分销业商会秘书长李献民说:“2005年音像市场可能要遭受毁灭性的萧条一般的洗礼,就看政府能否有效地打击压缩DVD的盗版行为,如果正版发行商不能够正常地买电视剧版权,产业链上游与下游全都恐慌,那对民族文化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想像的。我们作为行业协会,呼吁加大打击盗版力度,反对压缩DVD,我们想国家部门和社会提出我们的呼声。”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公司音像部副主任任海平先生说:“建议对长途汽车站进行严厉打击,因为好多压缩DVD是通过这个渠道流进来的,建议成立出版联盟,加大音像行业团结的力量。” 中国音像协会会长刘国雄先生说:“对于压缩DVD我们怎么样来打击,怎么样加大打击力度?责成有关重点地区的领导加大追查力度,找到源头。” 新闻出版总署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管理司司长吴尚之说:“行业内要加强行业自律,不给盗版提供任何契机,要从整个行业的生死存亡的角度来看压缩DVD。我们起草的《音像业的国家标准》,已经递交国家技术监督总局,对待盗版我们要依法可依。关于音像行业的政策保护问题,我们提交报告给国务院,在税率、资金重点工程等,给予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