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全国范围大缺电原因何在 问责中国电荒(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12:14 中华工商时报
  大缺电的真正原因

  2004年3月,作为分管电力建设的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在回答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仍固执坚持他一贯的观念:“总体上看,造成这次电力供应紧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过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位一向自诩为电力专家的人忘了一个基本的电力规划常识:相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电力应先行。面对自己工作的严重失误,怎么能够本末倒置地怪罪“
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呢?难道要让国家用放缓经济增长,让老百姓降低生活水平来等待电力的发展吗?!

  “缺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装机容量的发展赶不上用电增长的需要。年已70的国家开发银行的资深顾问、电力经济专家吴敬儒如此分析当前的形势。他认为,今年的供需形势要比去年严峻,而近3年来未上常规火电项目,总量欠缺,是未来两年缺电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装机容量的发展赶不上用电的增长?其实用不着拉三扯四地掩饰,僵化的计划经济管理思维、固执专断的行业规划和低效无能的行业管理,才是导致全国大缺电持续如此长时间、影响如此之广阔、后果如此之严重的真正原因。请看如下事实:

  1、市场预测心中无数

  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对需要多少电、能产多少电根本不清楚。一位电力研究员认为,国家发改委对需要多少电、能产多少电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统计,也没有有效的协调。

  2、行业规划固执专断

  1997年下半年,全国电力工作会议提出,如不抓紧供电相对缓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加快电力建设,一旦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出新的用电需求,再进行电力建设,就为时晚矣,也必将造成新的用电紧张。这些中肯意见,没有引起有关当局的重视。

  “十五电力规划中对全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估计偏低,根本没有做任何科学的市场调研。在1998年国内出现电力过剩时,有关部门明文规定,3年内不许开工新的火电项目。其结果是,当年顶风上马电力项目的地方,现在电力供应相对缓和;而当时老老实实听话的地方,现在都缺电。

  对大缺电问责

  2003年,中国内地政坛问责制体现“以民为本。包括原卫生部长、北京市长在内,全国有近千名官员因防治非典“工作不力被罢官去职;原海军北海舰队司令、政委也因海军361潜艇失事事故而降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严肃追究失职官员责任的两大果断动作,在政坛引起极大震动,被认为“开了中国官员问责制的先河。

  今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因公辞职、“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做出了严格规范。《规定》明确指出:“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规定》还详细列举了9种应该引咎辞职的情形,使官员引咎辞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官员“问责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一项对全国12个城市、450位居民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近七成公众赞成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失职官员引咎辞职;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我国政治进步的标志。

  面对电力行业如此严重的失职行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向对此负主要责任的国家发改委这位副主任提出问责:

  2004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宁波滕头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企平等代表提出:当前电力供应紧张,影响了一些地方经济发展。

  俞汝勤委员提问:缺电的情况有多严重?什么时候可以缓解?您是否知道湖南、杭州等地缺电,已经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张晓梅委员提问:什么原因导致缺电?

  任文燕委员提问:怎么缓解电力紧张?

  凌呼君委员提问:缺电时,必然增加一些建设投资。但电力如何能走出“缺电-上项目-过剩-减少投资-再缺电的循环?就是说如何处理好市场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此外,新华网的网民也对这位副主任提出了各种质询。

  (作者为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上一页]  [1]  [2]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缺电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