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中的卧薪尝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9日 12:30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崔毅编辑:韩文欣 2004年,能源问题突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从石油涨价到电力短缺,从频发的矿难到历久弥新的煤电之争,一些以往普通读者并不熟悉的话题,却在今年日益浓重的能源短缺的氛围中,强烈刺激着人们的视听神经。
历史时常惊人地相似。上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众也是从媒体宣传中,第一次意识到石油短缺的严重后果。也就是从那时起,今天为西方所津津乐道的战略石油储备、煤炭液化技术等所谓“万全”之策,才正式被提上这些国家政府的议事日程。 今天的中国同样遭遇了史无前例的“石油危机”,与30年前的那场危机不同的是,除石油之外,中国的电力、煤炭等基础性能源供应,全面告急。甚至有人预言,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因能源短缺,而被迫中断。 这绝非危言耸听。2004年,能源短缺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石油方面,预计全年进口石油达1.2亿吨,进口依存度接近50%。在下半年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的三个月中,中国仅进口石油一项的外汇损失就高达3亿美元。电力方面,今夏拉闸限电省份增至24个,仅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的最大电力缺口就达2983万千瓦。预计全年因电力短缺降低GDP增速0.5个百分点。煤炭方面,虽然全年预计原煤产量突破18亿吨,但由于运输、价格等体制原因,全国范围内电厂的平均库存煤仍不足15天的警戒线。 然而,仔细分析中国的能源短缺形势,不难发现,除石油短缺之外,中国的电力与煤炭短缺,都不属于绝对数量不足的“硬短缺”,在体制羁绊之下,它们潜藏着巨大的增产能力。即便是绝对缺乏的石油资源,中国不完善的寡头垄断体制,也严重压抑着国人改变短缺现状的努力。 可喜的是,即将过去的2004年,中国始终在改变能源短缺的道路上向前迈进着。而这种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已不仅仅是简单经济层面的改良,制度创新正在引导中国的能源产业向短缺开战。 石油方面,12月11日,成品油零售领域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三周年之际全面开放。随着这一天的到来,长期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垄断的成品油零售环节,在理论上可以允许包括国际、民营在内的各种资本介入。而一个“百舸争流”的自由竞争市场的建立,是解决石油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 电力方面,电力体制改革虽然在愈演愈烈的“电荒”面前难见成效,但由其方案所奠定的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却客观上为缓解今年的“电荒”贡献了力量。随着五大发电集团竞相圈地建火电,电力供不应求的矛盾,将在未来两年内逐渐缓解。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识之士对于火电建设盲目上马将导致新一轮电力过剩的批评,也始终贯穿着2004年。 煤炭方面,2004年的改革呼声此起彼伏。而几乎所有关于煤炭的棘手问题都围绕着“煤炭价格”这个亘古不变的核心。中国不缺煤,因此中国的煤炭价格长期低迷。2004年,伴随“电荒”,煤价大幅上扬。而煤价的上扬,反而又刺激了发电用煤的进一步紧张。同时,本不充足的铁路运力,愈加捉襟见肘。更令人扼腕的是,挖煤的人并未因高昂的煤价而富有,相反,在散、小、乱的中国煤炭生产格局中,煤价的上涨与频发的矿难,形成可怕的正比关系。于是,人们期待2004年关于煤炭价格的改革走上正轨,但遗憾的是,国务院原则上通过的“煤电价格联动”方案与力求创新的全国煤炭订货会,都没有带来太多的喜悦。 但无论如何,能源体制的改革已经开始,我们只是期待它的进程能够快一些,再快一些。 体制改革启动之外,2004年也是能源短缺应对措施出台最多的一年。开源方面,中哈石油管道的奠基,一扫中国在“安大线”上功败垂成的阴霾。而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开工建设,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节流方面,国家除大力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之外,替代能源及分布式能源,也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为产业界所关注,走下“象牙塔”的它们,将撑起未来中国“新能源”的脊梁。 让我们记住2004年,一个令中国人再次感受能源短缺之苦的奋起之年。
|